婚后购买房产如何只登记在一方名下

《民法典》第1065条规定,夫妻可以书面约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归属。婚后购买的房产,只要双方签订婚内财产协议并公证,就能将房产单独登记在一方名下。《民法典》第209条明确规定,不动产物权的设立以登记为准,这为单方登记提供了法律支撑。但要若购房资金涉及夫妻共同财产,单方登记仍被认定为共同财产。

为什么有人要搞单方登记?

我表姐最近就在琢磨这事,她老公做生意风险大,怕哪天公司出事房子被抵债。像她这种情况还真不少见,常见原因主要有三个:

第一是债务隔离,做生意的一方把房子挂配偶名下;第二是财产保全,防范婚变风险;第三是特殊需求,像学区房要挂有本地户口的一方。但很多人踩坑,有个朋友直接拿彩礼钱买房,结果没签协议,离婚时照样被分走一半。

婚后购买房产如何只登记在一方名下

实操四步走攻略

第一步:签订书面协议 千万别口头约定!必须白纸黑字写清楚:"婚后购买XX小区房产由甲方个人出资,属于甲方个人财产",双方签字按手印。建议找专业律师起草模板,把购房款来源、还贷方式都写明白。

第二步:资金隔离处理 用个人银行卡支付首付,别和工资卡混用。是父母资助,要让父母直接转账到开发商账户,备注"赠与XXX个人购房款"。有个案例男方用婚前存款付首付,但婚后用共同收入还贷,结果女方分走了增值部分。

第三步:办理公证手续 带着协议去公证处做婚内财产公证,费用大概400-800元。特别要保留所有付款凭证,开发商开的发票、收据都要写单独一方的名字。

第四步:登记时特殊操作 去不动产登记中心时,携带公证书和单身证明(虽然已婚)。有些城市要求配偶必须到场签字放弃权益,这时候协议就派上用场了。去年杭州就有对夫妻,拿着公证过的协议成功单方登记。

五大风险预警

1. 贷款陷阱:要用共同收入还贷,就算登记单独所有,月供部分仍属共同财产。建议用租金等个人收入还款。

2. 代持风险:见过最惨的案例,男方代持小三的房产,原配起诉要回,小三血本无归。

3. 过户纠纷:上海发生过单方登记后私自卖房,配偶起诉买卖合同无效的情况。

4. 父母出资坑:必须有书面赠与协议,否则视为借款。北京朝阳法院判过这类案子,父母没签协议,50万首付变成夫妻共同债务。

5. 情感危机:这事特别伤感情,我邻居夫妻因为这事闹离婚,签协议前建议做好沟通。

常见问题解答

Q1:签了协议还能反悔吗?

经过公证的协议不能单方面撤销,但双方协商一致可以修改。广州中院有个判例,男方出轨后想撤销协议,法院判决维持原协议效力。

Q2:父母出资要什么?

必须让父母签赠与协议,明确"赠与自己子女个人"。转账备注写清楚,最好让父母直接付给开发商。千万别让父母把钱打到子女共同账户,否则视为共同赠与。

Q3:离婚时怎么分割?

有完整证据链(协议+公证+资金证明),原则上归登记方。但若用共同财产还贷,需要补偿对方还贷部分及增值。参考最高人民法院指导案例,补偿金=已还贷本息×房产增值率。

Q4:公积金贷款能单方登记吗?

主贷人必须出现在房本上,使用双方公积金,就算登记在一方名下,仍被认定为共同财产。建议纯商贷+单方还款。

阅读此文章的还浏览了

起诉
7日内审查
符合立案条件,7日内缴纳诉讼费
法院受理并立案
提前三天通知当事人,公开审理的提前三天进行公告
开庭审理
(简易程序三个月内审结),普通程序6个月内审结
宣布开庭 > 法庭调查 > 举证质证 > 法庭辩论 > 法庭调解
调解协议
达成调解协议,双方签收后生效
未达成调解协议
合议庭裁决或裁判
不同意
判决15日内,裁定10内提起上诉
启动二审程序
同意
当事人履行协议或申请执行
结案
公诉
7日内审查
一审庭审
正常审理(2-3个月)
一审宣判
提前3天通知当事人,公开审理的提前3天进行公告
有罪/无罪/不负刑事责任
不服判决,上诉(被告10日内)
向原审或上级法院提起上诉书
二审法院决定审理
全面审理,上诉不加刑
被害人及法定代理人提出(原告10日内)
一审法院回级监察员复查决定
确有错误,抗诉
向原法院提交抗诉书
不抗诉
法院立案
5日内
起诉状副本送达被告
15日内
举证答辩
被诉主提出答辩状,提供证据和行为依据
开庭审理
调解协议法院作出判决、裁定
上诉
收到上诉状之日起10日内提交书面答辩状
启动二审程序
不上诉
判决、裁定生效
结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