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后购买的房产怎么成为个人所有
《民法典》第1062条规定,婚后购买的房产原则上属于夫妻共同财产,但存在三种特殊情形可认定为个人财产:第一,夫妻书面约定房产归属;第二,用婚前个人财产全款购买且产权登记在个人名下;第三,父母全额出资购房且明确赠与单方。这三种"法律漏洞"让婚后买房也能成为个人"专属财产"。
一、为什么要把婚后房产变个人?这三点太真实
最近接待的客户王女士就是典型案例,她和老公结婚3年后共同买了套房,结果发现男方偷偷转移财产。现在她最关心的问题就是:这房子还能不能保住?其实像王女士这样的情况真不少见,我大家争房产的三大原因:
1. 防伴侣赌博欠债:去年处理的案子,男方赌博欠债200万,债权人差点把夫妻共有的婚房拍卖了。
2. 防离婚被分财产:数据显示离婚案件中,房产分割纠纷占比达68%。
3. 父母养老钱保护:很多年轻人买房要靠父母掏首付,老人最怕小两口离婚导致血汗钱打水漂。
二、4种方法让婚后房产"改姓"
方法1:签协议要趁早——建议在买房前就签好《婚内财产协议》,记得要写明:"位于XX路的房产归XX个人所有,不属于夫妻共同财产"。去年帮客户张先生做的协议,就特别注明了购房款的资金来源是他婚前存的50万。
方法2:父母出资要留证——父母帮忙出钱,一定要通过银行转账并备注"赠与给女儿个人购房",最好让父母写个书面说明。切记不能现金给钱,否则离婚时根本说不清。
方法3:个人账户要隔离——用婚前存款买房的话,必须确保资金在婚前账户没混用过。有个客户李女士就因为婚后用工资卡还过两个月房贷,结果被认定是共同还贷。
方法4:产权登记有讲究——最好只登记个人名字,必须加名,可以约定按份共有。曾有个案例,夫妻各占50%份额,离婚时直接按比例分割,省去很多麻烦。
三、这些坑千万别踩!血的教训
1. 口头约定不作数:去年刘女士轻信老公说的"房子归你",结果离婚时法院根本不认。
2. 共同还贷毁所有:哪怕只帮忙还过3个月房贷,对方就能主张房产增值部分补偿。
3. 装修款不算数:王先生花了20万装修岳父买的房,离婚时一毛钱都没分到。
四、常见问题解答
1. 签了协议还要公证吗?
不用!只要协议内容合法,签字就生效。但建议找律师见证,去年有个案子因为协议漏洞被法院认定无效。
2. 父母部分出资怎么算?
这种情况最麻烦!父母出首付,小两口还贷,首付部分算个人财产,贷款部分算共同。建议让父母写清楚"赠与给子女个人"。
3. 婚前买房婚后加名怎么办?
这种情况等于自愿赠与!去年有个案例,男方婚前房加女方名字,离婚时女方硬是分走40%。
4. 怎么证明是婚前财产购房?
必须提供完整的资金流水,证明购房款来自婚前账户。有个客户做了婚前财产公证,结果买房时账户混入婚后收入,被认定是共同财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