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居期间共同出资购买的房产如何分割
很多情侣在"试婚"阶段选择同居并共同买房,但感情破裂时才发现这个"爱巢"成了烫手山芋。《民法典》物权编规定,同居期间购买的房产原则上按出资比例分割。但要复杂得多——房产证名字怎么写?装修钱算不算出资?月供怎么认定?今天我们就用真实案例+法律干货,带你看懂这类房产分割的门道。
一、同居买房最容易踩的4个坑
去年处理过一对小年轻的案子特别典型:小王和小李恋爱3年,各出50万首付买了套房,但房产证只写了小王名字。分手时小李傻眼了——法院只判给她40%份额,就因为转账记录不完整。下面这4个坑你千万要避开:
1. 房产证"挂名"陷阱:以为写谁名字无所谓?法律上登记名字直接影响产权推定!除非能拿出出资证明,否则默认登记方占大头。
2. 现金出资说不清:很多情侣图省事用现金给首付,分手时只能吃哑巴亏。建议哪怕再亲密,大额转账一定要备注"购房款"。
3. 装修款不算数?有个案例女方花了20万装修,分手时男方说"装修是消耗品不算增值",气得女方当场吐血。其实装修款可以折算进出资比例,但需要保留发票。
4. 共同还贷的糊涂账:每月5000月供,你转他3000他转2000?这种混乱转账方式,律师看了都头疼。建议专门开联名账户还贷,流水清清楚楚。
二、5种常见情况分割方案
情况1:房产证两个人名字+明确约定份额
恭喜你!这种情况最省心,直接按约定比例分割。就像去年张先生案例,他和女友买房时特意做了公证,写明女方占30%,分手时直接按比例折现。
情况2:房产证一个人名字+有出资证明
需要准备银行流水、借款记录等证据链。曾有个案例女方用婚前存款转账50万,聊天记录里男方明确承认是共同买房,最终成功要回45%份额。
情况3:双方都出钱但没书面约定
这时要综合转账记录、聊天记录、证人证言等。有个典型案例,男方付首付女方供贷款,虽然没书面协议,但女方保留了大量"这个月房贷已转"的聊天记录,最终分得55%。
情况4:父母出资掺和进来
特别!是双方父母出资,除非明确是借款,否则视为对自己子女的赠与。王小姐案例中,她父母给的20万被认定为个人出资,男方父母给的30万同样处理,最终按50万:30万比例分割。
情况5:房产增值怎么算
新规明确,增值部分按出资比例分配。房子买时200万,分手时涨到300万,你当初出60%资金,就能分得60%的增值部分。
三、聪明人都在做的3件事
1. 签份《同居财产协议》
别觉得伤感情!现在年轻人都流行签这个。模板在司法局官网都有,重点写清楚出资比例、房贷承担、装修归属等。公证后具有法律效力。
2. 建立"买房专用账户"
单独开张卡用于购房支出,所有钱都从这个账户进出。包括首付、税费、装修款,甚至换个锁芯的钱都走这个账户,流水就是铁证。
3. 重要对话留证据
微信聊到买房出资时,别发语音!文字聊天记录可以当证据。对方说"这个月房贷你多出点,下个月我补上",这就是关键证据。
常见问题解答
Q1:同居10年没签协议,房产怎么分?
A:这种情况法院主要看三点:1.购房资金来源 2.还贷记录 3.对房屋贡献程度。有个案例双方同居8年,女方负责装修和月供,虽然房产证没名字,但凭缴费记录分得40%产权。
Q2:首付男方出,月供共同还,怎么算比例?
A:首付60万男方全出,贷款140万已还60万,房屋现价300万。男方贡献=60万+30万(已还贷部分)=90万;女方贡献30万,总出资120万,男方占75%,女方25%。
Q3:分手时对方不配合卖房怎么办?
A:可以起诉要求分割,判决后申请强制执行。对方仍不配合,法院会拍卖房产。不过建议先做房产价值评估,候折价赔偿比卖房更划算。
Q4:装修和家具能要回来吗?
A:固定装修部分可折算进房价,但移动家具家电可以搬走。有个案例女方把15万红木家具搬走,法院予以支持。记得保留购买发票!
Q5:恋爱期间转账能要回吗?
A:520、1314等特殊金额视为赠与,但大额转账(10万)被认定为借款或购房款。关键看转账备注和聊天记录,有个案例男方追回16万"结婚备用金",就靠聊天里写明的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