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名贷款买房协议有法律效力吗
借名贷款买房协议的效力存在重大争议,核心取决于协议是否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民法典》第146条,若借名贷款的目的是为了规避购房限购、限贷政策或骗取银行贷款,则被认定为“虚假意思表示”,协议无效。但双方是出于亲属互助等真实购房需求,且不损害他人利益,部分法院认定协议有效。不过这类协议的法律风险极高,九成以上的纠纷最终导致实际购房人权益受损。
为什么说借名买房协议是"高危操作"?
小王去年用表哥的名义贷款买了套房,结果表哥结婚后老婆要求分房,闹上法庭房子被判给表哥。这种案例每天都在上演!借名买房就像在钢丝上跳舞:名义房主随时能把房子卖了抵押了,你还没法报警,因为房产证写的别人名字!银行要是发现贷款人和实际还款人不一致,提前收贷。更扎心的是,就算你手握协议打官司,也因为"规避政策"被判无效,房财两空。
签了协议就安全?这些坑你躲不过
有人觉得白纸黑字写清楚就万事大吉,殊不知法律陷阱多得很:
1. 代持人欠债:房子被法院强制执行,你说破嘴皮也没用
2. 婚姻变故:名义房主离婚,配偶直接分走一半房产
3. 继承风险:代持人突然去世,继承人根本不认你的协议
4. 政策变动:限售期间想卖房?房产证名字不对只能干瞪眼
常见问题答疑
1. 亲戚间借名买房也违法吗?
关键看是否真实购房需求。用父母首套房资格省利率,认定有效;但是找外地亲戚绕过限购,100%违法。曾有案例连签5份协议,最终因规避限购被判无效。
2. 怎样证明我是实际出资人?
光有转账记录不够!必须保存:购房定金凭证、贷款还款记录、装修票据、物业缴费单等。最好每月让代持人签收还款收据,保留所有微信沟通记录。
3. 银行发现借名贷款会怎样?
轻则要求提前结清贷款,重则按骗贷追究刑事责任。某股份制银行就起诉过借名贷款人,不仅收回房产,还要赔偿20%违约金。
4. 签协议时要哪些细节?
必须约定:房屋增值归属、代持费用、违约责任(建议约定日千分之三违约金)、过户时间节点。最好做律师见证或公证,虽然不能保证有效,但能增加证据效力。
5. 协议被认定无效怎么办?
可以主张债权关系,要求返还购房款。但别指望拿回房子,法院按借款纠纷处理,且利息不能超过LPR四倍。曾有投资客300万买房,只拿回本金加24%利息,血亏房价涨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