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卖给儿子的房子最低价格怎么算

《税收征收管理法》和《契税法》规定,父母将房产卖给子女时,最低交易价格不能低于房屋评估价的70%。交易价格明显偏低且无正当理由(如子女有重大疾病等特殊情形),税务机关有权按照市场评估价核定税费。评估价100万的房子,最低需按70万申报,否则面临补缴增值税、个人所得税和契税的风险。

父母卖给儿子的房子最低价格怎么算

为什么父母要“低价卖房”给子女?

很多家庭选择低价转让房产,主要是想省税费、避遗产税。直接赠与要交3%契税,而买卖通过“低价操作”降低契税基数。不过这里有个误区:不是价格越低越好!房子评估价100万,你写50万成交,税务局直接按70万(评估价70%)计算税费,甚至罚款。

举个例子:张阿姨把市价300万的房子以100万卖给儿子,结果税务稽查时发现明显低于市场价,最终按210万(评估价70%)重新核定,儿子多补了2.1万契税(210万×1%),还交了5000元滞纳金。

低价卖房的3大风险,千万别踩坑!

风险一:税费不降反升 你以为低价能少交税?税务局有“价格核定权”!你按60万成交,但评估价100万,契税按70万计算,增值税也按70万补缴,多花的钱比省下的还多。

风险二:未来转手税费爆炸 儿子以后想卖房,个人所得税按“差价20%”征收。当初买房成本写的是70万,卖出200万,要交(200-70)×20%=26万的个税!而按市场价100万买,个税只要20万,里外里反而亏6万。

风险三:家庭纠纷埋雷 父母有其他子女,低价卖房被认定为“恶意转移财产”。曾有案例:老王把房子低价卖给小儿子,大女儿起诉要求撤销交易,法院最终判决买卖无效。

4个常见问题答疑

问题1:最低价能写成1元吗? 答:绝对不行!1元交易会被视为“虚假申报”,税务局100%按评估价70%核定价格,还罚款0.5-5倍。曾有案例被追缴税款+罚款共计28万元。

问题2:评估价谁说了算? 答:必须找住建局备案的评估公司出具报告。自己找的“关系户”评估无效,建议选3家公司取中间值更保险。

问题3:继承和买卖哪个更划算? 答:看房子是否满五唯一: - 满五唯一:买卖只要1%契税 - 不满五:选继承(免增值税、个税)但未来转手税费高 建议找专业会计测算,差价超过10万的情况很常见。

问题4:能做“阴阳合同”吗? 答:风险极大!新规要求网签价、贷款价、纳税价三价合一,做低合同价导致贷不了款,甚至涉嫌刑事犯罪。

聪明人的3个合法省税技巧

技巧一:满五唯一后再过户 等房子满足“满五年且是父母唯一住房”时再交易,可免征增值税和个税,契税也能按1%交。

技巧二:分批付款+附加条款 合同写明“首付30万,剩余70万分期10年支付”,并约定利息。这样总价100万更合理,还能抵扣部分税费。

技巧三:组合方案降低税基 将200万房产拆分为: - 150万买卖(按评估价70%) - 50万赠与(免增值税、个税) 比纯买卖省契税150万×1%=1.5万,但需提前公证。

: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

房产过户涉及合同法、税法、继承法等多重法律,建议提前做好三件事: 1. 找评估公司确定合理低价 2. 咨询税务师设计最优方案 3. 签订正规合同并公证 省下的税费够买辆轿车,但踩坑的代价是半套房!

阅读此文章的还浏览了

起诉
7日内审查
符合立案条件,7日内缴纳诉讼费
法院受理并立案
提前三天通知当事人,公开审理的提前三天进行公告
开庭审理
(简易程序三个月内审结),普通程序6个月内审结
宣布开庭 > 法庭调查 > 举证质证 > 法庭辩论 > 法庭调解
调解协议
达成调解协议,双方签收后生效
未达成调解协议
合议庭裁决或裁判
不同意
判决15日内,裁定10内提起上诉
启动二审程序
同意
当事人履行协议或申请执行
结案
公诉
7日内审查
一审庭审
正常审理(2-3个月)
一审宣判
提前3天通知当事人,公开审理的提前3天进行公告
有罪/无罪/不负刑事责任
不服判决,上诉(被告10日内)
向原审或上级法院提起上诉书
二审法院决定审理
全面审理,上诉不加刑
被害人及法定代理人提出(原告10日内)
一审法院回级监察员复查决定
确有错误,抗诉
向原法院提交抗诉书
不抗诉
法院立案
5日内
起诉状副本送达被告
15日内
举证答辩
被诉主提出答辩状,提供证据和行为依据
开庭审理
调解协议法院作出判决、裁定
上诉
收到上诉状之日起10日内提交书面答辩状
启动二审程序
不上诉
判决、裁定生效
结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