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赠与孩子的房产可以买么

从法律角度看,离婚协议中约定将房产赠与孩子的行为是合法有效的,但这类房产是否能被买卖,需要分情况讨论。《民法典》相关规定,父母离婚时将房产赠与未成年子女属于“不可撤销的赠与”,但房产的实际处分权仍由监护人(是抚养方)代为行使。房产已过户到孩子名下,且孩子未满18周岁,监护人需出于“维护被监护人利益”的原则才能处置房产。购买这类房产存在法律风险,必须严格遵循程序,否则被认定为无效交易。

离婚赠与孩子的房产可以买么

离婚赠与孩子的房产,到底藏着哪些坑?

很多人在看到“离婚赠与孩子”的房源时,以为捡到了便宜,结果却踩了大雷。老张去年看中一套学区房,价格比市场低20%,房主说这是离婚时约定给孩子的房子,现在孩子跟妈妈生活,急需用钱才出售。结果签完合同才发现,孩子爸爸根本不同意卖房,闹到法院,交易直接黄了。

这种情况的核心问题在于产权归属和处分权冲突。即便房产证上是孩子的名字,未成年子女不能自己决定卖房,必须由监护人代为处理。而离婚父母对卖房意见不一致,交易就被认定为损害未成年人利益。曾有法院判决,母亲擅自卖出孩子名下房产后,父亲起诉要求撤销合同,最终法院支持了父亲的诉求。

想买这种房?必须搞懂的3个关键点

第一看房产证名字:还没过户给孩子,房子其实还在夫妻名下,这种“赠与”只是离婚协议约定,存在一方反悔的风险;已过户到孩子名下,则要查清监护权归属。

第二要全体监护人签字:哪怕孩子跟着妈妈生活,卖房也需要父母双方作为共同监护人签字同意。曾有案例因父亲未签字,导致买家支付定金后无法过户。

第三必须有资金监管:卖房款必须优先用于孩子利益,存入指定监管账户用于教育、医疗等。某中介机构就因未设置资金监管,导致卖家挪用房款赌博,最终承担连带责任。

常见问题解答

1. 监护人反悔不卖房了,买家能要赔偿吗?

合同明确约定违约金条款,可以主张赔偿,但实践中很难执行。因为法院会优先保护未成年人利益,认定合同无效。建议在签约前要求所有监护人签署公证书。

2. 孩子满18岁后能自己卖房吗?

完全可以!只要孩子成年且房产无其他纠纷,就能自主处置房产。之前有个案例,父母离婚时将房子赠与10岁女儿,孩子满18岁后把房子卖给同学,交易完全合法。

3. 遇到卖家隐瞒房产纠纷怎么办?

立即收集微信记录、通话录音等证据,向房产登记中心申请异议登记。杭州就有买家成功索赔58万,因卖家隐瞒前夫反对卖房的事实,被法院认定欺诈。

阅读此文章的还浏览了

起诉
7日内审查
符合立案条件,7日内缴纳诉讼费
法院受理并立案
提前三天通知当事人,公开审理的提前三天进行公告
开庭审理
(简易程序三个月内审结),普通程序6个月内审结
宣布开庭 > 法庭调查 > 举证质证 > 法庭辩论 > 法庭调解
调解协议
达成调解协议,双方签收后生效
未达成调解协议
合议庭裁决或裁判
不同意
判决15日内,裁定10内提起上诉
启动二审程序
同意
当事人履行协议或申请执行
结案
公诉
7日内审查
一审庭审
正常审理(2-3个月)
一审宣判
提前3天通知当事人,公开审理的提前3天进行公告
有罪/无罪/不负刑事责任
不服判决,上诉(被告10日内)
向原审或上级法院提起上诉书
二审法院决定审理
全面审理,上诉不加刑
被害人及法定代理人提出(原告10日内)
一审法院回级监察员复查决定
确有错误,抗诉
向原法院提交抗诉书
不抗诉
法院立案
5日内
起诉状副本送达被告
15日内
举证答辩
被诉主提出答辩状,提供证据和行为依据
开庭审理
调解协议法院作出判决、裁定
上诉
收到上诉状之日起10日内提交书面答辩状
启动二审程序
不上诉
判决、裁定生效
结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