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薪停职一般不超过几个月

《劳动合同法》及相关司法解释,停薪停职原则上不得超过6个月。:企业因员工严重违纪(劳动合同法第39条)或客观情况变化(第40条)采取停职措施时,必须明确期限且不得超过半年。超过6个月未恢复劳动关系且未支付工资的,员工可主张违法解除并要求赔偿(2N)。特殊行业如公务员、事业单位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停薪停职到底是个什么操作?

很多打工人一听到停薪停职就慌得不行,以为公司要软裁员。其实这就像给劳动关系按下暂停键——工资停了、岗位停了,但社保还得继续交!常见于三种情况:
1. 员工被举报贪污受贿,公司要调查取证
2. 绩效考核连续垫底,让你冷静期改进
3. 公司经营困难需要缓冲期
但!公司不能随便玩这招,必须书面通知说明理由和期限,否则构成变相辞退。

企业乱用停职的5个危险信号

去年有个真实案例:某电商公司让20名程序员集体停职,结果半年后直接解除合同。法院最终判赔380万!这些骚操作要警惕:
• 口头通知不盖章(证据不足)
• 要求签空白协议(篡改期限)
• 停职期间切断社保(直接违法)
• 反复延长停职期(超过6个月红线)
• 安排超负荷培训(变相逼迫离职)
遇到这些情况,记得保留微信记录、邮件截图,必要时直接劳动仲裁。

停薪停职一般不超过几个月

被停职的正确自救指南

老王上个月突然被通知停职3个月,他做了三件事成功翻盘:
第一周:要求公司出具加盖公章的停职通知书,明确期限和理由
第二周:每天到公司打卡,保留考勤记录(证明愿意工作)
第三周:向工会提交申诉书,同步人社局备案
结果还没到1个月,公司就主动找他恢复岗位。划重点:千万别自动消失,积极取证才能掌握主动权!

常见问题:停薪停职必须员工同意吗?

不一定!但必须符合法定条件。是依据《劳动合同法》第39条(严重违纪),公司可单方面决定。但是第40条(不能胜任工作),需要提前30天通知或支付代通知金。无论如何,员工都有权要求书面说明,不同意的可申请劳动仲裁。

常见问题:停职期间五险一金怎么办?

照常缴纳!法律明确规定劳动关系存续期间,企业必须继续承担社保费用。哪怕工资停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仍要按原基数缴纳。公司停缴,可以到社保局投诉,要求补缴+滞纳金。

常见问题:停职超过6个月自动离职?

大错特错!超过6个月不安排工作也不发工资的,员工可以:
1. 主张公司违法解除,要求支付赔偿金(2倍经济补偿)
2. 要求补发超过6个月部分的工资
3. 向劳动监察部门举报行政处罚
切记不要主动提离职,否则被认定为自愿放弃权利。

阅读此文章的还浏览了

起诉
7日内审查
符合立案条件,7日内缴纳诉讼费
法院受理并立案
提前三天通知当事人,公开审理的提前三天进行公告
开庭审理
(简易程序三个月内审结),普通程序6个月内审结
宣布开庭 > 法庭调查 > 举证质证 > 法庭辩论 > 法庭调解
调解协议
达成调解协议,双方签收后生效
未达成调解协议
合议庭裁决或裁判
不同意
判决15日内,裁定10内提起上诉
启动二审程序
同意
当事人履行协议或申请执行
结案
公诉
7日内审查
一审庭审
正常审理(2-3个月)
一审宣判
提前3天通知当事人,公开审理的提前3天进行公告
有罪/无罪/不负刑事责任
不服判决,上诉(被告10日内)
向原审或上级法院提起上诉书
二审法院决定审理
全面审理,上诉不加刑
被害人及法定代理人提出(原告10日内)
一审法院回级监察员复查决定
确有错误,抗诉
向原法院提交抗诉书
不抗诉
法院立案
5日内
起诉状副本送达被告
15日内
举证答辩
被诉主提出答辩状,提供证据和行为依据
开庭审理
调解协议法院作出判决、裁定
上诉
收到上诉状之日起10日内提交书面答辩状
启动二审程序
不上诉
判决、裁定生效
结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