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期满合同到期不续签赔偿
当员工因患病或非因工负伤进入医疗期,而劳动合同恰好到期时,很多企业和劳动者都会面临一个现实问题:公司是否有权不续签合同?是否需要支付赔偿?《劳动合同法》第40条和第47条规定,医疗期满后劳动者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另行安排的工作,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合同但需支付经济补偿。若劳动合同自然到期,用人单位选择不续签的,仍需按劳动者工作年限支付经济补偿金。
医疗期结束后,你的饭碗和赔偿金到底怎么算?
小王在某公司工作了3年,因病住院治疗了6个月(对应工龄医疗期)。医疗期结束后恰逢劳动合同到期,公司表示不再续签。这种情况下,小王能拿到多少钱?
第一步:确认医疗期是否合规
医疗期长短不是员工说了算,而是工龄和司龄计算。工作5年以下的员工,医疗期是3个月,5年以上的为6个月。标准可参照《企业职工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医疗期规定》。
第二步:判断劳动能力状态
医疗期满后,公司应当安排返岗体检或劳动能力鉴定。员工确实无法继续工作,公司需要支付N倍经济补偿(N=工作年限)。员工拒绝合理工作安排,公司免除赔偿。
第三步:计算赔偿金额
以小王为例,月薪8000元,工作3年:
经济补偿金=3×8000=24000元
特别:月工资高于当地社平工资3倍的,按3倍封顶计算
打工人必看的5个维权关键点
1. 医疗期内的免死金牌:在医疗期内,公司绝对不能以合同到期为由终止劳动关系,否则属于违法解除。
2. 病假工资的隐藏福利:医疗期内不仅要保留劳动关系,还要按不低于最低工资80%的标准支付病假工资。
3. 续签合同的优先权:医疗期跨越合同到期日,合同自动延续至医疗期结束。
4. 证据保留三件套:医疗证明、劳动合同、工资流水缺一不可,建议提前做好备份。
5. 劳动仲裁的黄金时效:发生争议后1年内要申请仲裁,超时丧失维权机会。
企业HR必须避开的3大坑
某互联网公司就曾因处理不当被判赔双倍赔偿金。他们犯了三个典型错误:
1. 误把医疗期当普通病假处理
2. 未做劳动能力鉴定直接终止合同
3. 忽视续签通知的书面程序
最终不仅支付了4万元赔偿金,还被列入劳动用工黑名单。
常见问题解答
问题1:医疗期刚结束就合同到期,公司必须续签吗?
答:不一定。但公司必须支付经济补偿金。除非员工存在严重违纪等特殊情况,否则不能裸辞员工。
问题2:赔偿金和赔偿金有什么区别?
答:经济补偿金是合法解除时的补偿(N倍),赔偿金是违法解除时的惩罚(2N倍)。医疗期满不续签属于前者。
问题3:医疗期超过劳动合同期限怎么办?
答:合同自动延续到医疗期结束。原合同6月30日到期,医疗期到8月15日,则合同延续至8月15日。
问题4:公司说调岗后仍不能工作才给补偿,合理吗?
答:合法。但调岗必须符合三个条件:基于真实经营需要、与原岗位相关、不具有侮辱性。员工可以拒绝不合理的调岗。
问题5:医疗期间找到新工作,还能要补偿吗?
答:这种情况构成欺诈。被公司发现已入职新单位,不仅拿不到补偿,还被追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