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到期强制续约合法吗

《民法典》第562条和第563条规定,合同到期即权利义务终止。除非双方自愿重新签约,任何一方都无权强制要求续约。租房合同到期后,房东若用不续约就扣押金威胁租客,这种行为已经涉嫌违法。但现实中存在自动续约条款的例外情况,合同写明到期自动续期1年,这种特殊约定需符合法律要求才有效。

为什么总有人被强制续约?3个真实案例

杭州某健身房被曝强制会员续费,老板的套路是:合同到期前3个月就停用会员卡,要激活必须签新合同。这种操作被法院判定为胁迫签约,最终判健身房退款赔偿。

合同到期强制续约合法吗

更常见的是劳动合同续签陷阱。深圳某公司要求员工签到期自动续签3年的条款,实际上《劳动合同法》第44条,合同到期未续签但继续用工的,视为不定期合同,公司不得强制续约期限。

最离谱的是某网课平台玩文字游戏:在合同里写服务到期后自动续费365天,结果被市场监管局罚款20万。法律明确规定,自动续费条款必须单独提示+消费者确认才有效。

企业惯用的5大续约套路

1. 玩消失型:到期前突然失联,等你主动联系时提出续约条件
2. 捆绑威胁型:不续约就停止已购服务(常见于SAAS软件)
3. 自动扣费型:悄悄绑定免密支付自动续费
4. 格式条款型:用极小字体隐藏自动续约条款
5. 情感绑架型:合作这么久应该有信任等话术

常见问题解答

企业能单方面续约劳动合同吗?

绝对不行!《劳动合同法》第3条强调平等自愿原则。即便合同里有到期自动续签条款,员工仍有权在到期时终止关系。上海某外企曾被判支付2N赔偿金,员工收集了微信拒绝续约的记录作为证据。

自动续约条款怎样才合法?

必须满足3个条件:
1. 在合同中单独列示,不得夹杂在普通条款里
2. 采用加粗/彩色字体等显著方式提示
3. 消费者需要二次确认(如单独勾选同意)
北京互联网法院判例显示,某视频网站因未做二次确认,被判退还用户3年自动续费款项。

如何优雅拒绝强制续约?

记住3步维权口诀:
1. 保存原始合同和沟通记录
2. 到期前30天书面发送《不续约告知函》
3. 遭遇威胁立即拨打12315投诉
曾有网友用快递寄送告知函,在快递单备注文件名称,成功获得法院采信。

被强制续约后能要回钱吗?

完全可以!《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53条,经营者强迫交易,消费者有权要求退还费用。杭州某婚介所案例中,消费者通过微信聊天记录证明被胁迫,不仅拿回2万元续约费,还获得5000元赔偿。

合同到期后继续履行算续约吗?

这是个灰色地带。最高法司法解释,双方继续履行超过1个月,被认定为不定期合同。建议及时发送书面通知明确态度,否则像某供应商那样,因继续发货被法院认定默认续约1年。

阅读此文章的还浏览了

起诉
7日内审查
符合立案条件,7日内缴纳诉讼费
法院受理并立案
提前三天通知当事人,公开审理的提前三天进行公告
开庭审理
(简易程序三个月内审结),普通程序6个月内审结
宣布开庭 > 法庭调查 > 举证质证 > 法庭辩论 > 法庭调解
调解协议
达成调解协议,双方签收后生效
未达成调解协议
合议庭裁决或裁判
不同意
判决15日内,裁定10内提起上诉
启动二审程序
同意
当事人履行协议或申请执行
结案
公诉
7日内审查
一审庭审
正常审理(2-3个月)
一审宣判
提前3天通知当事人,公开审理的提前3天进行公告
有罪/无罪/不负刑事责任
不服判决,上诉(被告10日内)
向原审或上级法院提起上诉书
二审法院决定审理
全面审理,上诉不加刑
被害人及法定代理人提出(原告10日内)
一审法院回级监察员复查决定
确有错误,抗诉
向原法院提交抗诉书
不抗诉
法院立案
5日内
起诉状副本送达被告
15日内
举证答辩
被诉主提出答辩状,提供证据和行为依据
开庭审理
调解协议法院作出判决、裁定
上诉
收到上诉状之日起10日内提交书面答辩状
启动二审程序
不上诉
判决、裁定生效
结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