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法公司调离员工岗位的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五条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变更劳动合同约定的内容(包括工作岗位)。也就是说,公司单方面强制调岗是违法的,除非符合法定情形或劳动合同中有明确约定。《劳动合同法》第四十条也规定,当企业因生产经营需要、重大技术革新或客观经济情况发生重大变化时,在协商不成的情况下,可依法解除劳动合同,但需支付经济补偿。调岗行为必须满足程序合法内容合理不损害劳动者权益三大原则,否则劳动者有权拒绝甚至维权。
我们服务的准则是守信
《委托代理协议》中双方确认的方式、数额收取费用,不再产生其他收费!
遵守律师服务收费管理办法,律师诉讼代理服务收费政府指导价标准。
接受省市两级司法局、省市两级律师协会对律师提供的法律服务进行监督。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五条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变更劳动合同约定的内容(包括工作岗位)。也就是说,公司单方面强制调岗是违法的,除非符合法定情形或劳动合同中有明确约定。《劳动合同法》第四十条也规定,当企业因生产经营需要、重大技术革新或客观经济情况发生重大变化时,在协商不成的情况下,可依法解除劳动合同,但需支付经济补偿。调岗行为必须满足程序合法内容合理不损害劳动者权益三大原则,否则劳动者有权拒绝甚至维权。
《劳动合同法》第23条、24条规定,竞业协议赔偿标准主要涉及两方面:一是企业支付给劳动者的经济补偿,二是劳动者违反协议时需支付的违约金。法律要求补偿金按月支付且不得低于离职前12个月平均工资的30%,而违约金则需与实际损失挂钩。若协议中未约定补偿标准,劳动者履行义务后有权要求企业按最低30%标准支付;若企业超过3个月未支付补偿金,劳动者可单方面解除协议。
小王离职后被前公司索赔50万违约金,理由是他跳槽到同行企业违反了竞业协议。而实际上小王每月只收到800元补偿金,工资缩水了80%!这种高违约金+低补偿的组合拳,让很多打工人直呼被套路。
看到员工搞砸项目造成公司损失,老板们最关心的问题肯定是:这钱能让他赔吗?《劳动合同法》第39条和第90条,员工因故意或重大过失给单位造成损失,确实需要承担赔偿责任。但要两个关键点:第一,必须是员工主观过错导致的损失,普通工作失误不算;第二,每月赔偿金额不得超过工资20%,扣完后的实发工资不能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这就老板不能狮子大开口让员工全额赔偿,得按法律规定合理追偿。
上个月刚处理过一个真实案例:某电商运营手抖设置错促销价格,1折卖掉了200台手机,公司直接损失30万。这种情况到底要不要赔?关键要看员工有没有尽到基本义务。后台系统有明显价格预警提示却视而不见,就被认定重大过失;要是系统本身存在bug导致误操作,员工责任就会减轻。
《民法典》第六百四十七条和《医疗机构管理条例》,患者接受医疗服务后与医院形成事实合同关系。拖欠医疗费,医院有权通过电话催缴、发律师函、向法院起诉等合法途径追讨。极端情况下申请财产保全冻结患者资产,但法律规定医院不得因欠费拒绝急救患者,这点在《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中有明确保障。
隔壁老王去年做手术欠了3万块,医院先是每天发短信提醒,后来直接派财务科小姐姐上门沟通。医院处理欠费一般分四步走:
1. 温柔催收期(1-3个月):每天收到温馨提示短信,缴费窗口贴着你名字的粉色小纸条
《劳动合同法》第三十条规定: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劳动合同约定和国家规定,向劳动者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即便只工作了15天,只要劳动者实际提供了劳动,就拥有获得对应报酬的法定权利。重点在于你是否能提供在这半个月内正常工作的证据,考勤记录、工作成果、沟通记录等。
上个月刚处理过张三的案子,他在奶茶店干了18天想辞职,老板当场就说:试用期没满一个月不给工资。这其实是个典型误区!法律上根本不存在做不满一个月不发工资的说法,就算只干3天,只要实际工作了,该拿的钱一分都不能少。
很多打工人最纠结的问题之一就是:刚上班几天觉得不合适想辞职,到底能不能拿到工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三十条规定,劳动者只要实际提供了劳动,用人单位就必须支付相应报酬。哪怕只工作了1天,甚至几个小时,公司也必须按实际工作时间折算工资。法律从未规定必须工作满X天才能拿工资,任何扣发工资的行为都属于违法!
这个误解主要来自两个渠道:一是部分不良企业故意制造的潜规则,二是老一辈的职场经验残留。早些年确实存在部分企业用试用期无薪等说法欺负新人,但随着2013年《劳动合同法》修订实施,这些套路早已被明文禁止。现在还敢玩这套的公司,要么是法盲,要么就是赌你不敢维权。
《劳动合同法》第47条规定,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支付半个月工资。但这里有个重要限制: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数额支付,且支付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
举个真实案例:北京某互联网公司高管老王月薪8万元,北京社平工资三倍是31884元。老王工作15年,按规定补偿金上限是31884元×12个月=38.26万元。而按实际工资计算的话,8万×15年=120万,两者相差近82万!这个三倍封顶规则让很多高薪白领直呼肉疼。
《劳动合同法》第46条、47条规定,用人单位合法解除劳动合需要按照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年限支付经济补偿。每满1年支付1个月工资,6个月以上不满1年按1年算,不满6个月支付半个月工资。而违法解除时(无正当理由辞退),第87条需按经济补偿标准的2倍支付赔偿金。这里说的月工资是指解除合同前12个月的平均工资,包括奖金、津贴等,但不得超过当地社平工资3倍。
1️⃣ 和平分手型:你和公司协商一致解除,可以拿N个月补偿。干了3年零7个月,能拿4个月工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