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欠工资去公司闹犯法么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85条,用人单位拖欠劳动报酬的,劳动者有权依法维权。但去公司闹事涉嫌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第23条扰乱单位秩序,若存在暴力行为还触犯《刑法》第293条寻衅滋事罪。讨薪本身合法,但手段违法就要承担法律责任。
为什么不能靠闹事解决欠薪问题?
去年有个真实案例:某装修工人因半年没发工资,带着老乡堵在公司门口砸玻璃,结果钱没要到,反而被拘留5天。这告诉我们:愤怒解决不了问题,还让有理变没理。
其实法律给了我们很多武器:
我们服务的准则是守信
《委托代理协议》中双方确认的方式、数额收取费用,不再产生其他收费!
遵守律师服务收费管理办法,律师诉讼代理服务收费政府指导价标准。
接受省市两级司法局、省市两级律师协会对律师提供的法律服务进行监督。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85条,用人单位拖欠劳动报酬的,劳动者有权依法维权。但去公司闹事涉嫌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第23条扰乱单位秩序,若存在暴力行为还触犯《刑法》第293条寻衅滋事罪。讨薪本身合法,但手段违法就要承担法律责任。
去年有个真实案例:某装修工人因半年没发工资,带着老乡堵在公司门口砸玻璃,结果钱没要到,反而被拘留5天。这告诉我们:愤怒解决不了问题,还让有理变没理。
其实法律给了我们很多武器:
《劳动合同法》规定,员工主动提出解除劳动合同(即自愿离职),原则上企业无需支付经济补偿金。但!这里有个重要前提——必须是用人单位不存在违法行为。公司存在拖欠工资、未缴社保、强迫劳动等情形,员工即便主动辞职也主张赔偿。法律条文看似简单,却藏着不少特殊情况,下文就带你看懂那些容易踩坑的细节。
很多人以为主动辞职就是净身出户,其实这3种情况照样能拿钱:
情形一:被迫写辞职报告
《劳动合同法》第39条、40条和41条,单方解除劳动合同必须符合法定情形,否则构成违法解除,面临赔偿风险。无论是劳动者还是用人单位,单方撕毁合同都需要有充分的法律依据:
对用人单位而言,法定条件包括:员工严重违反规章制度、严重失职造成重大损失、被追究刑事责任、试用期不符合录用条件等;若因经营困难裁员,还需满足提前30日通知优先留用特殊人员等程序。
对劳动者而言,单方解除权更宽松,单位未缴社保、拖欠工资、强迫劳动等情形下,劳动者可随时解除合同,甚至要求经济补偿。
《劳动合同法》第40、41、46、47条规定,用人单位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只有符合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济性裁员客观情况重大变化等法定情形才能免于赔偿。若属于违法解除,员工最高可主张2N倍月工资的赔偿金(N=工作年限)。合法解除但需支付经济补偿时,按每满1年支付1个月工资的标准计算,不足半年按半个月计。这里的月工资指劳动合同解除前12个月的平均收入,包括奖金、津贴等(但不超过当地社平工资3倍)。
很多工友在工厂突然离职(俗称自离)后最担心的问题就是:中介或工厂会不会扣发工资?从法律专业角度来看,即使员工自离,工厂或中介也必须支付已工作时间的工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三十条规定: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劳动合同约定和国家规定,向劳动者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即使员工未提前通知离职,工厂也不能以此为由拒绝支付工资。而中介作为劳务派遣方,若实际用工单位未结清工资,中介同样有责任协助追讨。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法律并未强制要求劳动仲裁必须委托律师。劳动者可以自行准备材料、参加庭审、完成整个仲裁流程。但!法律不要求和不需要请律师是两码事。就像去医院看病不强制找专家门诊,但遇到复杂病情时专业医生的价值就凸显了。特别是涉及工伤赔偿、竞业限制、集体争议等复杂情形,律师的专业支持能改变案件结果。
我经手过不少劳动者自己打赢的案例,有这些特征:争议金额在3万以内、证据链完整、诉求单一(单纯追讨工资)、单位配合度较高。有个外卖小哥用接单记录+银行流水+微信聊天截图,3周就拿到被拖欠的8千块工资。但要!仲裁申请书千万别写成小作文,重点列明:1.双方基本信息 2.仲裁请求(要钱要补偿写明金额)3.事实与理由(时间线+法律依据)。
《劳动合同法》第47条,用人单位合法解除劳动合需要支付经济补偿金,而违法解除则需支付双倍赔偿金。公司炒你鱿鱼是否要赔钱、赔多少,关键看辞退行为是否合法。员工严重违纪被开除不用赔,但是公司经营困难裁员,就得按N+1的标准给补偿。
老王在深圳某公司干了3年半,月薪1万2,某天突然收到裁员通知。他能拿多少赔偿?先看计算公式:
经济补偿金=工作年限×月工资。3年半算4个月,月工资超过当地平均工资3倍的部分不计(深圳社平工资13730元),老王月薪未超限额,直接拿4×12000=4.8万。是违法辞退,这笔钱翻倍变成9.6万。
最近很多打工人都在问裁员赔偿n+1是什么意思,今天就从《劳动合同法》角度给大家掰开揉碎了讲明白。所谓n+1,其实是经济补偿金(n)和代通知金(+1)的组合套餐。《劳动合同法》第40条、第46条,当企业无过失性解除劳动合没提前30天通知,就要支付相当于1个月工资的代通知金。而经济补偿金n则是按照工作年限,每满1年支付1个月工资,不满半年的算0.5个月。
举个真实案例:小王在某互联网大厂干了3年8个月,月薪2万,突然被通知裁员。他的n=4个月工资(3年算3个月,超半年不足1年按1个月算),+1就是1个月工资,总共能拿5个月×2万=10万元。这里要工资基数包含奖金、补贴,但不得超过当地社平工资3倍。北京社平工资13876元,3倍就是41628元,超出部分不计入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