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劳动合同、购销协议、加盟合同等常见文本,指导签约风险审查、违约证据收集、合同解除流程,助您构建合规契约,降低交易法律风险。
合同履行不能的法律规定

合同履行不能的法律规定

《民法典》第五百八十条,合同履行不能分为自始不能和嗣后不能两种情况。自始不能指合同成立时已存在履行障碍(卖房时房子已被烧毁),这类合同原则上无效。嗣后不能则是合同成立后因不可抗力、政策变化等原因导致无法履行,受影响方可以主张解除合同并要求合理赔偿。法律这样设计既保护了契约精神,又兼顾了现实中的不可控因素。

合同半路翻车的五种常见姿势

去年有个网红奶茶加盟案特别典型。加盟商签完合同才发现,品牌方承诺的核心配方其实就是公开菜谱。这属于典型的履行内容质量不符,法院判品牌方赔偿加盟费加损失。还有个更戏剧化的案例:某公司租了整栋楼准备开酒店,结果装修时发现是危房,房东早就知道却不告知。这种情况就构成恶意隐瞒履约障碍,租客不仅能解除合同,还能要三倍赔偿。

合同没有约定期限怎么处理

合同没有约定期限怎么处理

《民法典》第510条和511条规定,合同未约定期限时,当事人可以协议补充;不能达成补充协议的,按照合同相关条款或交易习惯确定。若仍无法确定,债务人可以随时履行,债权人也可以随时要求履行,但应当给对方必要的准备时间。对于不定期合同,任何一方都可以随时解除,但需在合理期限之前通知对方。

一、合同没写期限不等于无效合同

很多朋友误以为没写期限的合同就是无效合同,这其实是个误区!就像我去年处理的租房纠纷案,房东和租客签了合同但没写租期。房东想涨房租直接赶人,结果被法院判定需要提前30天书面通知。这说明没写期限的合同照样受法律保护,只是履行方式不同。

合同中止的五种情形

合同中止的五种情形

《民法典》第527条至第531条,合同中止的法定情形主要包括:1.不可抗力导致合同无法履行(如地震、疫情) 2.对方明确表示不履行义务(预期违约) 3.对方经营状况严重恶化(如公司即将破产) 4.对方转移财产逃避债务 5.当事人约定的其他中止条件。中止不等于终止,合同暂停期间双方仍恢复履行,但必须及时通知对方并保留相关证据。

老板跑路了能直接停供货吗?

去年有个做建材生意的朋友就栽在这事上。合作两年的装修公司突然失联,办公室人去楼空,连前台绿植都搬走了。他急得直接停了十几万的瓷砖供应,结果反被起诉违约。后来律师告诉他,这种情况应该先发书面催告函,确认对方是否丧失履约能力,而不是单方面中止。现在他逢人就念叨:看见对方公司换小办公室、拖欠工资,赶紧找法律顾问!

被告主体不适格判决书

被告主体不适格判决书

在法律实务中,被告主体不适格是指原告起诉时选择的被告对象不具备承担本案法律责任的主体资格。法院在审理过程中发现这一情形时,会作出驳回起诉的裁定。通俗来说就是原告告错了人——要么被告与案件没有直接利害关系,要么被告在法律上根本不具备被告资格。这种情况常见于合同纠纷中告错签约方、侵权案件中告错责任主体等情形。

法院判决书里的主体不适格现场教学

去年处理过一个典型的商标侵权案,原告把某奶茶店的收银员告上法庭。判决书明确指出:被告张三作为个体工商户雇员,其职务行为产生的法律后果应由雇主承担,本案被告主体不适格。这个案例生动展示了主体资格认定的关键——要看实际权利义务的承担者是谁。

代理人可以单方面辞去委托吗

代理人可以单方面辞去委托吗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九百三十三条,代理人确实有权单方面辞去委托,但必须符合两个前提条件:一是委托合同不存在不可撤销的特殊约定,二是代理人需提前通知委托人。因代理人单方辞任导致委托人损失,代理人需要承担赔偿责任。不过,委托是基于人身信任关系(亲友帮忙处理事务),法律允许代理人随时解除合同且无需赔偿。

代理人说走就走?这些知识点必须懂!

举个栗子🌰:张三委托李四帮忙卖房,结果李四突然撂挑子不干了,张三的房子错过最佳成交期亏了10万。这时候李四得赔钱,但是李四帮张三照顾生病的母亲,李四不想干了随时可以走人,不用赔一毛钱。

合伙做生意亏了谁承担

合伙做生意亏了谁承担

刚入行的创业者最关心的问题之一就是:合伙做生意亏了钱,到底该谁背锅?《民法典》和《合伙企业法》,亏损承担主要看三点:合伙协议约定、出资比例和合伙人类型。普通合伙人要承担无限连带责任,有限合伙人则以出资额为限。没签书面协议,那就按实际出资比例分摊,但这种情况最容易扯皮。法律上最核心的原则就一句话:有约定按约定,没约定按法律。

合伙类型决定你的背锅上限

去年有个真实案例:张三和李四合伙开奶茶店,张三出30万当普通合伙人,李四出70万当有限合伙人。结果半年亏了100万,供应商追债时张三得用个人财产填坑,李四却只用承担70万。这就是普通合伙人和有限合伙人的核心区别——普通合伙人要赌上全部身家,有限合伙人最多赔光投资款。

合同没有约定违约责任怎么办

合同没有约定违约责任怎么办

签合没写违约责任条款,遇到违约就只能吃哑巴亏?别慌!《民法典》第五百七十七条,就算合同里没白纸黑字写清楚,违约方照样要承担继续履行、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的责任。法律早就给咱们留了兜底条款,今天就用大白话告诉你遇到这种情况该怎么操作!

一、法律撑腰的三大法宝

1. 继续履行:就像你网购的手机卖家突然不发货,法院可以直接判他必须把手机送到你手上。

2. 补救措施:装修公司把地板铺歪了?可以要求他们拆了重铺,直到符合标准为止。

收了定金退还的话要补偿吗

收了定金退还的话要补偿吗

《民法典》第五百八十七条,收取定金的一方违约导致合同无法履行,必须双倍返还定金。是支付定金的一方违约,收取方有权不退定金。但是双方协商解除合同或遇到不可抗力,原则上只需原额退还无需补偿。不过补偿问题还要看合同约定和实际损失情况。

定金到底是个什么护身符?

最近朋友小王就遇到个糟心事:交了2万块装修定金,结果发现设计师偷工减料。他想退钱时,装修公司却要扣30%违约金。这种情况其实很常见,定金就像个双面胶,既能保障交易又能坑人。

去年有个典型案例:张女士买二手房交了10万定金,后来发现卖家隐瞒了房屋漏水问题。法院判决卖家不仅要退还定金,还要额外赔偿8万元。这说明法律不是死的,会综合考虑实际损失来判赔。

胜诉方的律师费用由谁承担

胜诉方的律师费用由谁承担

法律体系中,律师费的承担原则可以概括为谁请律师谁掏钱——也就是说,除非法律另有规定或当事人另有约定,否则胜诉方仍需自行承担律师费。《民事诉讼法》及《诉讼费用交纳办法》,法院判决的诉讼费用一般仅包括案件受理费、保全费等程序性费用,而律师费不被纳入败诉方必须承担的范围。

不过,近年来法律实践逐渐突破这一传统规则。在知识产权侵权、消费者权益纠纷、合同纠纷等案件中,若原告能证明律师费属于维权必要支出,法院判决败诉方承担部分或全部律师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