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介发工资和厂里发工资的区别
从《劳动合同法》角度看,中介发工资属于劳务派遣或外包用工模式,劳动者与中介机构签订劳动合同,工资发放主体是中介公司;而厂里发工资则属于直接雇佣关系,工厂作为用人单位直接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并支付薪酬。这种区别直接影响了劳动者的社保缴纳主体、工伤认定流程以及维权对象等核心权益。
中介发工资的隐藏玩法
老张去年通过中介进了电子厂,第一个月领工资就懵了——工资单上赫然列着管理费服务费等扣款项目。中介发工资最典型的特征就是工资拆解术,把原本完整的月薪拆分成底薪+岗位补贴+绩效奖金等多个部分。这么做可不只是为了看着好看,很多中介通过这种方式降低社保缴费基数,还能在淡季随意调整浮动部分的金额。更绝的是,有些中介还会玩跨省发薪,利用不同地区的社保政策差异来降低成本。
相比之下,工厂直发工资就像明码标价。小李在汽车配件厂干了三年,每个月工资条就三项:基本工资、加班费、全勤奖。虽然数额不算高,但胜在清清楚楚。厂里会计每月15号雷打不动转账,遇到节假日还会提前发薪。不过这种老实人做法现在越来越少,很多工厂为了省事也开始把招工甩给中介。
五险一金背后的猫腻
中介发工资最坑的还不是明面上的扣款。王姐在服装厂干了半年,生病住院才发现中介根本没给她交医保。原来中介按最低工资标准2000元申报社保,可她的实际工资有5500元。这种情况在劳务派遣行业相当普遍,中介通过阴阳工资单既满足用工单位需求,又能省下大笔社保支出。而正规工厂虽然也会控制成本,但至少会按实际工资的60-80%缴纳,不会玩得这么野。
更魔幻的是工伤赔偿流程。通过中介入职的工人出事故时,经常要面对中介公司和用工单位踢皮球。去年某机械厂事故中,受伤工人花了三个月才确认劳动关系主体。是工厂直聘,拿着劳动合同和工资流水,半小时就能在人社局立案。
年轻人为什么选择中介?
明明知道中介套路多,为什么还有大批95后抢着通过中介进厂?21岁的小道说出真相:跟着中介能月入过万,厂里直招最多给七千!原来中介会帮工人合理避税,把工资拆分成多个银行卡发放,或者大量发现金。更吸引人的是周结工资模式,这对追求灵活就业的年轻人简直是致命诱惑。
但这种甜蜜陷阱代价巨大。小美去年跟中介签的合同写着综合薪资8000-12000,实际到手从来没超过7500。想要维权时才发现,合同里藏着按实际出勤天数计算工资的条款,而中介早就注销了公司跑路。相比之下,虽然工厂直招工资数字不好看,但年底十三薪、工龄奖这些福利都是实打实的。
常见问题解答
1. 中介发工资会影响房贷申请吗?
银行流水显示多个发薪方会降低贷款通过率。建议保留劳动合同和个税APP记录作为补充证明。
2. 通过中介入职能要求工厂直签吗?
用工超过6个月可主张转为正式工,但需要集体维权才成功,个人很难对抗中介协议。
3. 中介扣服务费合法吗?
收取超过月工资20%的服务费违法,保留转账记录可向劳动监察大队投诉。
4. 两种发薪方式个税有区别吗?
工厂代扣代缴更规范,中介发薪存在逃税行为,会影响到未来社保待遇。
5. 离职赔偿金怎么算?
中介发薪按劳动合同约定工资计算,但很多中介合同故意写低基本工资,导致赔偿缩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