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误解撤销合同赔偿范围
《民法典》第147条规定,因重大误解订立的合同,当事人有权请求法院或仲裁机构撤销。合同被撤销后,有过错的一方需赔偿对方受到的损失。这里的赔偿范围主要包括直接经济损失(如已支付的货款、履行合同的必要支出)和可预见的间接损失(如商机损失),但需过错责任划分——若双方均有过错,赔偿金额按比例分摊。
这些案例告诉你:重大误解的坑有多深
去年有个粉丝私信我,说他花200万买了套学区房,结果发现卖家隐瞒了户口被冻结的事实。法院最终判决撤销合同,卖家不仅要退还房款,还得赔偿他半年的租房费用和中介费损失。这就是典型的直接损失+必要支出的组合赔偿。
更绝的是古董圈的真事。某老板花30万买了件明代官窑,后来鉴定是民国仿品。法院支持撤销合同后,不仅判退全款,还让卖家赔了8万块的鉴定费、保管费。法官说:既然你自称行家,就应该预见买家会做专业鉴定。
你以为的小误会值一套房
公司并购合同里藏着大雷:A公司收购B厂时,误将每月产能10万吨看成每日产能。结果接手后发现要血亏,赶紧起诉撤销合同。法院判赔金额直接按设备折旧费+三个月预期利润计算,愣是赔出去700多万。
还有更离谱的,某网红签了直播合约,以为每天播2小时写的是每周播2小时。平台拿着合同要违约金时,法院却以行业惯例为由认定不算重大误解。所以记住:签字前把每个标点符号都看清楚!
常见问题解答
所有误解都能撤销合同吗?
当然不是!必须满足三个硬条件:①误解的内容涉及合同根本目的(把工业用地当商业用地买)②误解是自身重大过失造成的(自己没请专业人士核实)③要在知道误解后90天内起诉。
能要求赔偿精神损失费吗?
想都别想!最高法明确说过合同纠纷不适用精神损害赔偿。但有个例外:对方故意欺诈导致你抑郁住院,可以另案主张人身损害赔偿。
微信聊天记录算证据吗?
现在法院可认电子证据了!有个案例就是靠微信里卖家说保证正品的记录打赢官司的。但要记得做证据保全公证,否则对方当庭不认。
合同撤销后还要付违约金吗?
合同都没了哪来的违约金?但:撤销前你已经违约,还是要承担相应责任。就像租车合同撤销后,你把车刮了照样得赔修理费。
对方没钱赔怎么办?
提前申请财产保全啊!有个聪明人在起诉当天就冻结了对方账户,顺利拿到赔偿。实在执行不了的情况,可以要求法院列入失信名单,至少让对方坐不了高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