撤销合同后违约责任约定还有效吗

《民法典》第155条规定,被撤销的合同自始没有法律约束力。原本约定的违约金条款、赔偿标准等违约责任约定原则上会随着合同撤销而失效。但要!这并不代表当事人可以完全免除责任,《民法典》第500条明确规定了缔约过失责任,有过错的一方仍需赔偿对方实际损失。简单说就是:违约金不用赔,但造成的真金白银损失还是要担责!

合同撤销后的责任认定就像拆盲盒

最近处理过一个二手房买卖纠纷,买家发现卖家隐瞒了房屋严重漏水问题,果断申请撤销合同。这时候原合同里写着违约方需支付总房价20%违约金,法院最终判决卖家退还定金并赔偿维修费用,但没支持20%违约金。法官的解释很生动:合同都撤销了,违约金条款就像没拆封的快递,不能直接拿来用,但弄坏的包装盒(实际损失)得照价赔偿。

这些特殊情况要特别

1. 定金条款诈尸:虽然合同撤销,但《民法典》第587条特别规定,收受定金方存在过错导致合同撤销的,应当双倍返还定金。就像去年有个客户交了10万定金买商铺,后来发现土地性质造假,不仅拿回10万,还额外获得10万赔偿。

撤销合同后违约责任约定还有效吗

2. 独立存在的责任条款:有些合同会专门写明本条款不因合同无效/撤销而失效,这种经过特别设计的条款会被法院认可。就像装修合同里常见的技术保密条款,哪怕合同撤销了,泄露设计方案照样要赔钱。

普通人最容易踩的3个坑

第一坑:以为撤销合同就万事大吉,结果对方拿着装修拆除费用清单找上门。第二坑:着急签解约协议时被套路,稀里糊涂又背上新债务。第三坑:没及时保存证据,明明对方先违约却无法证明。建议大家在抽屉里常备三件套:谈话录音笔、文件扫描仪、24小时在线的律师微信。

常见问题解答

合同撤销后还要付违约金吗?

不用付合同约定的违约金,但给对方造成实际损失(筹备费用、合理支出等),需要按实际损失赔偿。租厂房提前支付的检测费、设备运输费等。

定金能要回来吗?

是对方过错导致合同撤销,可以要求双倍返还定金。是不可抗力等双方无过错情形,返还已付定金。保存支付凭证和对方存在过错的证据链。

合同里的保密条款还有效吗?

特殊条款继续有效!涉及商业秘密保护、竞业限制等具有独立效力的条款,即使合同撤销后,法院仍认定这些条款需要继续履行。

对方耍赖不赔损失怎么办?

建议分三步走:1. 收集整理所有损失证据 2. 发送律师函正式催告 3. 向法院提起缔约过失责任之诉。去年有个客户通过微信聊天记录+转账凭证,成功追回58万筹备损失。

怎么证明对方存在过错?

关键要固定四要素证据:欺诈的聊天记录、隐瞒事实的书面材料、胁迫的录音录像、显失公平的比较证据。买房时中介承诺学区的微信记录,或是签约时对方提供的虚假检测报告。

阅读此文章的还浏览了

起诉
7日内审查
符合立案条件,7日内缴纳诉讼费
法院受理并立案
提前三天通知当事人,公开审理的提前三天进行公告
开庭审理
(简易程序三个月内审结),普通程序6个月内审结
宣布开庭 > 法庭调查 > 举证质证 > 法庭辩论 > 法庭调解
调解协议
达成调解协议,双方签收后生效
未达成调解协议
合议庭裁决或裁判
不同意
判决15日内,裁定10内提起上诉
启动二审程序
同意
当事人履行协议或申请执行
结案
公诉
7日内审查
一审庭审
正常审理(2-3个月)
一审宣判
提前3天通知当事人,公开审理的提前3天进行公告
有罪/无罪/不负刑事责任
不服判决,上诉(被告10日内)
向原审或上级法院提起上诉书
二审法院决定审理
全面审理,上诉不加刑
被害人及法定代理人提出(原告10日内)
一审法院回级监察员复查决定
确有错误,抗诉
向原法院提交抗诉书
不抗诉
法院立案
5日内
起诉状副本送达被告
15日内
举证答辩
被诉主提出答辩状,提供证据和行为依据
开庭审理
调解协议法院作出判决、裁定
上诉
收到上诉状之日起10日内提交书面答辩状
启动二审程序
不上诉
判决、裁定生效
结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