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要求签第三方合同违法吗

单位要求签第三方合同违法吗

《劳动合同法》第十条明确规定: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以签第三方合同为手段,实质上规避与劳动者建立直接劳动关系,就构成违法行为。某互联网公司要求程序员与外地劳务公司签合同,却在公司实际工作3年,这种情况就被认定为假外包真用工,面临劳动监察部门处罚。

签第三方合同的5种常见套路

杭州某快递站点就爆出典型案例:50名快递员被要求与第三方公司签约,结果公司拒缴社保,劳动仲裁裁定快递公司赔偿230万元。现实中这些套路要警惕:

1. 劳务派遣变永久用工:明明做的是核心岗位,合同却是和派遣公司签的
2. 异地签约陷阱:让你和千里之外的空壳公司签合同
3. 合同主体大变活人:入职时说好是A公司,签合变成B公司
4. 社保公积金分家:工资由甲方发,社保由乙方缴
5. 离职证明移花接木:工作3年的公司,离职证明却是第三方公司

遇到强制签三方合同怎么办?

去年北京程序员小李就遇到这种情况:入职时公司要求与某人力公司签约。他做了3件事成功维权:
1. 保留所有招聘沟通记录(聊天记录+邮件)
2. 每天拍摄带时间水印的办公视频
3. 收集工资银行流水和工作证
劳动仲裁认定他与实际工作单位存在事实劳动关系,获赔双倍工资差额。

常见问题解答

1. 签了第三方合同还能认定劳动关系吗?

关键看实际用工情况!上海法院判决过一个经典案例:某销售经理与外包公司签合同,但实际接受商场管理、穿着商场制服、使用商场系统工作,最终法院判决与商场存在劳动关系。

2. 第三方合同影响工龄计算吗?

被认定为假外包,工龄要从实际入职时间算起。深圳某工程师在外包状态工作5年后转正,法院判决其工龄应累计计算,最终获得20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金。

3. 公司说签第三方才能涨薪可信吗?

这是话术陷阱!某电商平台曾以签外包合同月薪涨3000为诱饵,结果员工发现个税按劳务报酬扣缴,年终奖也被克扣。记住:任何要改变劳动关系主体的加薪都要警惕。

4. 第三方合同不缴社保怎么办?

立即向当地社保稽核部门投诉。广州某代缴社保公司暴雷,牵连上千劳动者,最终人社部门责令实际用工单位补缴社保,并对公司处以欠缴金额1.5倍罚款。

5. 如何判断是不是正规劳务派遣?

记住三个关键词:临时性(不超过6个月)、辅助性(非主营业务)、替代性(顶替休假员工)。从事的是核心岗位且长期工作,可以直接打12333劳动保障热线举报。

阅读此文章的还浏览了

起诉
7日内审查
符合立案条件,7日内缴纳诉讼费
法院受理并立案
提前三天通知当事人,公开审理的提前三天进行公告
开庭审理
(简易程序三个月内审结),普通程序6个月内审结
宣布开庭 > 法庭调查 > 举证质证 > 法庭辩论 > 法庭调解
调解协议
达成调解协议,双方签收后生效
未达成调解协议
合议庭裁决或裁判
不同意
判决15日内,裁定10内提起上诉
启动二审程序
同意
当事人履行协议或申请执行
结案
公诉
7日内审查
一审庭审
正常审理(2-3个月)
一审宣判
提前3天通知当事人,公开审理的提前3天进行公告
有罪/无罪/不负刑事责任
不服判决,上诉(被告10日内)
向原审或上级法院提起上诉书
二审法院决定审理
全面审理,上诉不加刑
被害人及法定代理人提出(原告10日内)
一审法院回级监察员复查决定
确有错误,抗诉
向原法院提交抗诉书
不抗诉
法院立案
5日内
起诉状副本送达被告
15日内
举证答辩
被诉主提出答辩状,提供证据和行为依据
开庭审理
调解协议法院作出判决、裁定
上诉
收到上诉状之日起10日内提交书面答辩状
启动二审程序
不上诉
判决、裁定生效
结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