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劳动合同、购销协议、加盟合同等常见文本,指导签约风险审查、违约证据收集、合同解除流程,助您构建合规契约,降低交易法律风险。
签了合伙协议但未出资

签了合伙协议但未出资

很多朋友以为签了合伙协议就等于正式成为合伙人,但签字只是第一步,出资才是真正的投名状。《合伙企业法》第十七条,合伙人有按照协议约定出资的义务。光签字不掏钱,轻则被限制分红权,重则被其他合伙人起诉甚至踢出局。不过后果要看协议怎么写的——有没有约定出资期限、违约条款等,这就是为什么律师总说合同比法律更重要。

一、嘴上说合伙,兜里不掏钱?后果比你想象中严重!

张三和李四合伙开奶茶店,张三签完协议后一直拖着不出资,结果开业三个月生意火爆,李四要求分红时张三却理直气壮要分钱。这种情况法院会怎么判?

撤销权的诉讼时效的依据

撤销权的诉讼时效的依据

《民法典》第一百五十二条明确规定,撤销权的诉讼时效是法律对权利人行使权利的时间限制。普通撤销权适用1年除斥期间,自当事人知道或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计算。重大误解情形缩短为90日,胁迫行为则以胁迫终止日为起点。五年最长保护期的设定,则体现了法律在保护权益与维护交易稳定之间的平衡。这些时效规定构成撤销权行使的刚性约束框架。

这些数字背后的法律逻辑

想象一下张三发现三年前买的古董是赝品,现在想要撤销交易。这时候他翻开民法典就会发现:1年时效期早就过了,5年最长保护期也超了。这种看似冷酷的规定,其实藏着精妙的法律设计。

口头约定的定金,没签合同能退吗

口头约定的定金,没签合同能退吗

看到这个问题的第一反应,你是不是觉得没签合同就啥都不算数?其实《民法典》490条规定,口头协议同样具有法律效力!不过有个关键前提——你得能证明这个约定真实存在。现实中很多朋友就栽在这个环节,嘴上说好的事情没留证据,只能吃哑巴亏。

定金那些事儿:嘴上说的钱到底算不算数

去年我经手过一个真实案例:小王通过中介租房,和房东口头约好交2000元定金,结果发现房子漏水想退钱。房东咬死不承认收过定金,幸亏小王当时转账备注了租房定金,法院判决房东必须退钱。你看,关键时候有个转账记录都能救命!

老人无法签字别人代签

老人无法签字别人代签

当老人因疾病、失能等原因无法亲自签字时,民法典明确规定可以通过代理人行使权利。《民法典》第161条、第163条,法定代理人(如监护人)或委托代理人在授权范围内签署文件具有法律效力。但必须满足三个条件:1.老人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时签署过授权书 2.代理人身份经过合法程序确认 3.签字行为符合老人真实意愿。

这些场景都需要代签服务

我处理过不少代签纠纷案例,最常见的是医院手术同意书。去年张大爷突发脑溢血,儿子拿着公证过的委托书代签手术协议就合法有效。还有房产交易也经常遇到,王奶奶把房子过户给孙子,虽然手抖签不了字,但经法院确认的监护人代签同样有效。

二审发回重审律师费

二审发回重审律师费

当案件进入二审发回重审程序,很多当事人最关心的问题就是:又要花钱请律师了,这笔费用到底算谁的?《诉讼费用交纳办法》第二十九条规定,诉讼费用原则上由败诉方承担。但律师费属于当事人费用,除特殊情形外遵循谁委托谁承担原则。不过有三种例外情况:1. 合同明确约定律师费承担方式 2. 商标侵权、不正当竞争等法定可索赔案件 3. 存在明显恶意诉讼情形。张三和李四的合同纠纷案发回重审,若原合同写明违约方需承担守约方律师费,胜诉方就有权主张。

发回重审还要再掏律师费?这些门道必须懂

签了培训协议试用期离职

签了培训协议试用期离职

最近收到不少粉丝咨询:刚入职签了培训协议,试用期想离职却被要求赔几万块,这合法吗? 《劳动合同法》第二十二条,公司确实为你支付了专项培训费用并约定了服务期,员工提前离职需要按比例赔偿。但!这里有几个关键点:1️⃣培训必须是专业技术类(考取行业认证)2️⃣公司要提供实际付费凭证 3️⃣赔偿金额不能超过未履行服务期的分摊费用。举个🌰:公司花3万送你去学AI编程并签3年服务期,干满1年离职最多赔2万。而那种入职后的基础岗前培训,是不能算作专项培训要求赔偿的!

合同中规定的违约金有效吗

合同中规定的违约金有效吗

《民法典》第585条规定,违约金条款是否有效主要看两点:是否实际造成损失金额是否合理。违约金有效必须满足两个条件:第一是合同本身合法有效,第二是违约金金额不能明显高于实际损失。你租房提前退租,房东要求赔偿一年房租当违约金,法院大概率会判定违约金过高。

违约金条款的生存法则

去年有个真实案例特别有意思:老王和装修公司签合约定了延期1天赔5万的违约金,结果装修公司真拖了半个月。法院只判赔了3万,为啥?因为法官发现实际损失主要是老王临时租房多花了2万,剩下3万纯属惩罚性赔偿,超出实际损失太多就会被砍。

未约定违约责任如何承担违约责任

未约定违约责任如何承担违约责任

当合同里没写清楚违约责任时,很多当事人都会慌。其实《民法典》第577条早就给出答案:不管有没有约定,违约方都要继续履行、补救或赔偿损失。这就像你网购没收到货,商家不仅要退款,还赔你运费损失。法律这么规定就是要让违约的人付出代价,保护守约方的权益。

没写违约条款的合同照样能维权

去年有个真实案例特别典型:老张给装修公司付了10万定金,合同里没写违约赔偿。结果装修公司拖了半年没开工,法院判赔了8万损失。这说明没约定不等于不用赔,关键要会举证实际损失。

2000元合同纠纷法院立案吗

2000元合同纠纷法院立案吗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119条规定,只要符合原告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有明确的被告、有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属于人民法院受理范围的条件,无论纠纷金额大小,法院都必须立案。也就是说,2000元合同纠纷完全符合立案标准!很多人误以为金额小法院不管,其实法律从未设置过立案金额门槛。法院对待2000元和20万元的合同纠纷在立案程序上是完全平等的,区别只在于后续审理程序的繁简程度。

2000元打官司全流程指南

第一步要准备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