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诈骗可以协商解决吗

合同诈骗可以协商解决吗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224条,合同诈骗罪属于刑事犯罪,理论上必须由司法机关追责。但在实务中,确实存在通过退赔取得谅解后从轻处理的案例。是否能够协商解决主要看三个关键点:涉案金额是否达到立案标准、嫌疑人是否主动退赔、被害人是否出具谅解书。需要特别提醒的是,即便达成和解,公安机关仍继续侦查,最终是否免除刑事责任由司法机关判定。

合同诈骗案件协商解决的三种情况

去年我代理的一个装修公司案例就很典型:老板虚构材料供应商合同骗了客户30万,立案后马上退钱并多赔了5万精神损失费。因为金额刚够立案标准且取得谅解书,检察院给了不起诉决定。这种情况属于典型的退赔换缓刑操作,但必须满足三个条件:1. 全额退赃 2. 初犯 3. 诈骗手段不恶劣。

实践中常见三种协商模式:
1. 分期还款式和解:适用于暂时无力偿还的嫌疑人,大学生创业被骗签假合同,可以签分期协议并抵押财产
2. 部分退赔止损:当涉案金额特别大时,500万的诈骗案,退还300万争取减刑
3. 非罪化协商:金额在2-3万左右的边缘案件,通过超额赔偿让被害人改口供

手把手教你走通协商流程

去年有个餐饮加盟商被指控合同诈骗,我带着当事人跑了三趟公安局才见到经办警官。记住这个行动顺序:
1. 先找专业律师做案情沙盘推演,预判案件走向
2. 通过中间人试探被害人态度,千万别直接接触
3. 在派出所做完第一次笔录后,带着拟好的谅解书模板找承办民警
4. 赔偿款要走公账并注明退赔款,最好在民警见证下交付

关键是要卡准时间节点:刑事拘留37天内是最佳协商期,等到逮捕令下来再谈就难了。有个做茶叶生意的客户就是在第35天赔了68万,成功取保候审。

这些坑千万别踩!协商中的致命风险

上个月刚有个惨痛案例:当事人私下给被害人转账20万,结果对方收钱后不认账,聊天记录还被作为定罪证据。这里提醒三个重点:
1. 任何转账必须通过公安机关监管账户
2. 谅解书要写明不再追究任何责任
3. 录音录像时避免说求你别告了这类暗示认罪的话

更可怕的是二次诈骗风险。曾有个保健品公司老板,协商时又被对方以找关系平事骗走50万。记住:真正有效的协商必须经过办案单位,凡是要私下给钱的基本都是骗局。

合同诈骗协商常见问题答疑

1. 合同诈骗立案后还能协商吗?

在公安机关移送检察院之前都有机会,越早协商成功率越高。去年经手的一个钢材贸易案,就是在批捕阶段退赔230万,最终量刑从5年压到2年半。

2. 私下签的和解协议有效吗?

民事部分有效,但不能免除刑事责任。有个建筑承包商案例,虽然签了赔偿协议,但法院还是判了实刑,不过退赔部分获得从轻处罚。

3. 协商解决后还要坐牢吗?

关键看诈骗数额和情节。个人诈骗50万以下的,退赔后有机会缓刑;单位犯罪100万以上的,即便退赔也难逃实刑。有个物流公司诈骗案退了150万,老板还是被判3年。

阅读此文章的还浏览了

起诉
7日内审查
符合立案条件,7日内缴纳诉讼费
法院受理并立案
提前三天通知当事人,公开审理的提前三天进行公告
开庭审理
(简易程序三个月内审结),普通程序6个月内审结
宣布开庭 > 法庭调查 > 举证质证 > 法庭辩论 > 法庭调解
调解协议
达成调解协议,双方签收后生效
未达成调解协议
合议庭裁决或裁判
不同意
判决15日内,裁定10内提起上诉
启动二审程序
同意
当事人履行协议或申请执行
结案
公诉
7日内审查
一审庭审
正常审理(2-3个月)
一审宣判
提前3天通知当事人,公开审理的提前3天进行公告
有罪/无罪/不负刑事责任
不服判决,上诉(被告10日内)
向原审或上级法院提起上诉书
二审法院决定审理
全面审理,上诉不加刑
被害人及法定代理人提出(原告10日内)
一审法院回级监察员复查决定
确有错误,抗诉
向原法院提交抗诉书
不抗诉
法院立案
5日内
起诉状副本送达被告
15日内
举证答辩
被诉主提出答辩状,提供证据和行为依据
开庭审理
调解协议法院作出判决、裁定
上诉
收到上诉状之日起10日内提交书面答辩状
启动二审程序
不上诉
判决、裁定生效
结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