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劳动合同、购销协议、加盟合同等常见文本,指导签约风险审查、违约证据收集、合同解除流程,助您构建合规契约,降低交易法律风险。
合同未约定管辖法院怎么办

合同未约定管辖法院怎么办

当合同里没写清楚出事了该去哪家法院打官司,很多人的第一反应都是懵的。其实这事儿《民事诉讼法》早就给安排明白了——第24条,合同纠纷可以直接去被告住所地法院,或者合同履行地法院起诉。简单来说就是被告在哪儿就告哪儿或者合同在哪儿履行就告哪儿,但这潭水可比想象中深得多。

一、法律条文背后藏着这些门道

去年我们团队接了个建材买卖纠纷,合同里半个字没提管辖法院。供货方在河北,收货方在北京,货物在天津港交接。我们抓住合同履行地这个关键点,愣是把案子立在了对当事人最有利的天津。这里有个冷知识:买卖合同的履行地可不只是交货地点,司法解释,争议标的为给付货币的,接收货币一方所在地才是正主。

合同上写着不予退款合法吗

合同上写着不予退款合法吗

最近收到好多朋友咨询:签合候看到概不退款一经售出不予退换的条款,这种霸王条款到底有没有法律效力?作为执业律师,可以明确告诉大家——这类条款不能一刀切判定是否合法,关键要看情形!《民法典》第497条,格式条款存在免除自身责任、加重对方责任、排除对方主要权利的情形,就会被认定无效。举个栗子,培训机构收完学费就跑路还不给退钱,这种条款铁定违法。

一、这些场景你遇到过

1. 健身房办卡陷阱:小王花5888元办了三年健身卡,结果开卡第二天健身房停业装修三个月。想退卡时,商家指着合同里的会员卡激活后概不退款耍赖。这种情况完全可以要求退钱,因为商家违约在先。

劳动合同培训费违约金的法律规定

劳动合同培训费违约金的法律规定

《劳动合同法》第22条规定,用人单位为劳动者提供专项培训费用并约定服务期的,劳动者违反服务期约定时需支付违约金。这里的违约金不得超过用人单位提供的培训费用总额,且需按未履行服务期所占比例计算。公司为员工支付了3万元培训费并约定3年服务期,员工工作1年后离职,则最多需赔偿2万元(3万÷3年×剩余2年)。这一法律规定既保障了企业的合理投入,也防止了天价违约金损害劳动者权益。

培训费违约金究竟怎么算?

最近接到个咨询:小王入职某科技公司时参加了价值5万的AI技术培训,合同约定服务期5年。工作2年后他收到更好的offer想跳槽,公司却要他赔10万违约金。这种情况明显违法!法律规定,违约金必须与培训费用直接挂钩,且只能按未履行期限比例计算。小王实际只需赔偿5万÷5年×3年=3万元,公司多要的7万属于违法诉求。

预录用意向协议书违约金

预录用意向协议书违约金

《民法典》第585条和《劳动合同法》相关规定,预录用意向协议书属于民事协议范畴。协议中明确约定了违约金条款且金额合理,原则上具有法律约束力。但需两个关键点:一是违约金数额不应超过实际损失的30%,二是应届生身份特殊,《劳动合同法》第25条明确禁止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服务期违约金(专项技术培训除外)。在司法法院协议性质、签约主体、违约情节等要素综合判定违约金效力。

预录用协议违约金的三大实战场景

场景1:应届生小张签完协议后拿到更好offer,HR拿着协议要求赔偿2个月工资。这种情况建议先看协议是否明确约定赔偿标准,是押金定金等表述可直接主张条款无效。若是合理违约金,可与企业协商按实际损失赔偿(如企业已支付的体检费、差旅费)。

如何让美容院乖乖退款

如何让美容院乖乖退款

当遭遇美容院拒绝退款时,《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二十六条就是你手里的尚方宝剑!法律规定,经营者不得通过格式条款排除消费者权利,那些概不退款疗程卡不退的告示牌在法律面前都是纸老虎。特别是遇到强制消费、虚假宣传时,依据《民法典》第五百六十三条,你完全有权单方面解除服务合同要求退费。记住:交钱时你是上帝,维权时更要当个懂法的上帝!

实战四步曲:手把手教你拿回血汗钱

第一步:证据收集比吵架管用100倍
赶紧翻出抽屉里的服务合同,对着手机把每个条款拍得清清楚楚。微信聊天记录别删,转账记录要带商户名称,最好能搞到当时承诺效果的录音。偷偷告诉你:下次去做美容记得带个备用手机,悄悄录下咨询过程,这可是法庭上的核武器!

合同纠纷多久可以立案

合同纠纷多久可以立案

《民法典》第188条规定,合同纠纷的诉讼时效为3年,自权利人知道或应当知道权利受损之日起计算。也就是说,只要在3年诉讼时效内,你随时可以向法院提交立案申请。但要特殊情形:合同约定分期履行义务,时效从一期履行期限届满起算;若存在时效中断(如催告还款)或中止(如突发灾害)事由,时效期间重新计算或延长。

合同纠纷立案时间的门道,看完少走弯路!

很多朋友以为合同纠纷必须马上起诉,其实法律给了3年缓冲期。老王1月被拖欠货款,只要在2026年1月前起诉都有效。但别卡着deadline!去年就有个案例,当事人拖到第35个月才准备材料,结果资料不全耽误了立案,硬生生过了时效。

委托人具有法律承担责任吗

委托人具有法律承担责任吗

《民法典》第919-933条,委托关系中委托人确实需要承担法律责任!但责任范围要看三个关键要素:1.是否明确指示受托人行为 2.受托人是否超越代理权限 3.造成的损害是否与委托事项直接相关。举个栗子:你委托朋友代卖闲置手机,结果他擅自用你的名义签了房屋租赁合同,这种情况下你就不用背锅啦~

不同场景下的责任划分

生活中常见的委托场景里,责任认定其实很有讲究:

案例1:老王让邻居代收快递,结果快递员被邻居家的狗咬伤。这种情况老王不需要赔偿,因为代收快递本身不包含管理宠物的义务。

非所有权人的合法占有有哪些情形

非所有权人的合法占有有哪些情形

在法律语境中,合法占有就像你借朋友的游戏机玩,虽然东西不是你的,但你有权合理使用。《民法典》物权编规定,非所有权人合法占有主要包含四大场景:合同约定(租房、借东西)、法律规定(留置权)、无因管理(帮邻居救火时搬走贵重物品)以及善意取得(不知情买了赃物但符合法定条件)。这些情形都让占有人即使没有所有权,也能获得法律保护。

租来的房子也能当家?合同型占有的底气

大学生小林租了套公寓,墙上挂满自己收藏的球鞋。房东突然带人来看房,小林可以直接拒绝吗?答案是可以!租赁合同,租客在租期内享有占有使用权,就像《民法典》第715条说的,房东不能随便打扰租客正常使用。这种基于合同的合法占有,让小林能理直气壮地把公寓当自己家。

诉讼费没开庭能退吗

诉讼费没开庭能退吗

作为打官司的入场券,诉讼费能不能退的问题让很多人挠头。《诉讼费用交纳办法》的规定,案件还没正式开庭就结案,诉讼费确实有机会退还!但怎么操作、能退多少,这里面门道可不少。今天就带你用大白话拆解这个法律问题,看完你也是半个专家!

一、这些情况能退诉讼费

1. 原告主动撤诉:就像网购下单又退货,起诉后反悔撤诉能退一半费用。去年有个客户小明,交完3万诉讼费发现证据不足,赶在开庭前撤诉,拿回1.5万。

2. 双方庭外和解:原被告私下达成协议,法院出具调解书后,诉讼费全额退还。某公司欠款纠纷,双方在庭前会议达成还款方案,10万诉讼费一分没少拿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