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中合同解除涉及哪些条文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合同解除的相关规定主要集中在合同编的通则和典型合同部分,核心条文包括:
1. 协商解除与约定解除(第562条):允许双方协商一致解除合同,或按事先约定的解除条件解除。
2. 法定解除权(第563条):列举了不可抗力、预期违约、迟延履行经催告无效等5种法定解除情形。
3. 情势变更解除(第533条):合同基础条件发生重大变化时,可协商或起诉解除。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合同解除的相关规定主要集中在合同编的通则和典型合同部分,核心条文包括:
1. 协商解除与约定解除(第562条):允许双方协商一致解除合同,或按事先约定的解除条件解除。
2. 法定解除权(第563条):列举了不可抗力、预期违约、迟延履行经催告无效等5种法定解除情形。
3. 情势变更解除(第533条):合同基础条件发生重大变化时,可协商或起诉解除。
《劳动合同法》第36条规定,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劳动合同。无论哪方先提出解除意向,只要双方达成合意并签署书面协议,就能合法终止劳动关系。特别提醒:协商解除的关键在于双方自愿和书面确认,建议全程保留微信、邮件等沟通记录,避免后期产生纠纷。
第一步:找对谈话时机
别在项目deadline前夜突然提离职,也别在领导挨批后撞枪口。建议选择周五下午这类相对轻松的时间段,提前准备好离职原因的话术,王总,这两年跟着您学到很多,现在有个职业发展机会想和您商量...
法院评估房产并不完全等同于直接采用市场价格。《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民事执行中拍卖、变卖财产的规定》,司法评估需采用市场法、收益法、成本法等专业方法综合判定。评估价以市场价为基础,但会考虑司法处置的特殊性、变现周期、权利限制等因素,最终结果比市场挂牌价低10%-30%左右。
当你的房子进入司法评估程序,会经历这些步骤:法院会从评估机构名录库
《民法典》第167条规定,代理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代理事项违法仍然实施代理行为,或者被代理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代理人的代理行为违法未作反对表示的,委托人与受托人应当承担连带责任。这就像老板明知员工用假发票报账还默许,税务局查到要一起背锅。法律这样规定就是要防止甩锅大赛,让委托方和代理方都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老王让邻居帮忙买装修材料,邻居图便宜买了三无产品导致水管爆裂淹了楼下,这时候老王和邻居都要赔钱。这个案例告诉我们:选人办事要擦亮眼,别光看谁报价低。去年有个真实案例,某公司委托中介办资质,中介伪造材料被查,公司老板喊着不知情想脱责,结果法院判双方连带赔偿80万——这就叫人在家中坐,锅从天上来。
《民法典》第6条公平原则和第496条格式条款规定,权利义务明显失衡的合同被认定为显失公平。某培训机构合同里写着学员旷课3次自动退费权作废,却完全不提机构调课违约的责任,这种单方面限制消费者权利的条款就被法院认定无效。
去年杭州就有个典型案例:某健身房合同规定会员转让卡要交30%手续费,但健身房随时可以调整营业时间。法院判定手续费条款无效,因为经营者义务过轻而消费者负担过重。
场景一:签购房合开发商在补充协议里塞进定金不退条款,自己却保留无限期延迟交房的权力。这种条款看似合法,实际上购房者只要证明条款显失公平,完全可以通过诉讼要回定金。
作为执业十年的房产律师,经常被问到打房产官司到底要花多少钱。其实这个问题就像问买套房要多少钱一样,答案取决于案情。《律师服务收费管理办法》,房产纠纷律师费由三部分构成:基础代理费(5000-20000元)、按标的额比例收费(0.5%-5%)、以及的风险代理费(胜诉后10-30%)。价值300万的房产分割案,律师费在3-15万之间浮动,要看纠纷类型、证据完整度和律师资历。
上周刚处理完一个典型案例:张先生因为二手房交易被卖家违约,最终律师费花了2.8万。这个费用包含1.5万基础服务费+1.3万(房价200万的0.65%)。听起来不便宜?但其实帮他追回了12万定金和18万差价赔偿。很多当事人总盯着律师费数字,却忽略专业服务带来的实际收益。
《民法典》第1076条规定,离婚财产分割协议需包含双方真实意思表示、财产清单、分割方案及债务处理。协议必须书面订立,建议由专业律师拟定或审核。重点要明确房产、存款、投资等共同财产归属,特别要隐藏财产的法律后果。协议签字即生效,但涉及房产过户仍需办理登记手续。
写离婚协议别急着下笔,先把家里值钱的东西列个清单。冰箱彩电要写品牌型号,房子要写地址和房产证号。记得把支付宝、微信零钱这些电子账户也列进去。分割方式可以写电视机归男方,沙发归女方这种大白话。千万别写各自名下财产归各自所有,小心对方偷偷转移财产!
当合同撕毁时,赔偿金就像悬在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民法典》第566条和第584条,赔偿金额=实际损失+预期利益-违约方已支付金额。你租商铺付了10万定金,房东违约导致你错过旺季少赚15万,这时候最高能主张10+15=25万赔偿。但有个隐藏规则:赔偿总额不能超过违约方签约时预见的损失,这条红线很多人不知道。
第一步先翻合同找违约金条款,去年有个装修案例,合同写明违约金是总价20%,法院直接照判。要是合同没写,就要算实际损失,物流公司违约导致生鲜腐烂,货值+冷链运输费+客户索赔都要算进去。
《民法典》586-588条规定,定金是法律明确规定的担保方式,具有违约惩罚属性。买家付了1万元定金后反悔不买,卖家有权没收;若卖家违约则需双倍返还。而订金在法律上属于预付款性质,就像给奶茶店提前支付的10元预约金,交易不成原则上必须退还。最直观的判断方法是看合同标题写的是定金合同还是订金条款。
最近朋友小王买房就栽在5万块订金上——中介合同写着订金,结果房东反悔涨价,小王不仅没买到房,订金还要不回来。其实这种情况完全可以起诉,因为订金本质是预付款,房东违约必须退款。但要是换成定金,小王反而能拿到10万赔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