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劳动合同、购销协议、加盟合同等常见文本,指导签约风险审查、违约证据收集、合同解除流程,助您构建合规契约,降低交易法律风险。
签了三方协议怎么解除

签了三方协议怎么解除

三方协议是学生、用人单位和高校签订的民事合同,受《民法典》和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暂行规定》约束。想要解除协议,关键看三点:协商一致、约定条款、法定事由。简单来说就是先看合同有没有约定解约条件,再和单位友好协商,实在不行就找法律漏洞(单位存在欺诈、违约等行为)。千万别直接玩消失,否则面临违约金赔偿甚至影响档案流转。

手把手教你花式解约操作

最近收到个粉丝私信,说自己签完三方后悔得肠子都青了,问能不能像撕快递包装那样直接撕了三方协议。我赶紧拦住这姐们,这玩意儿可不是随便能撕的!今天就给大家整点实在的,教你们如何优雅地解除三方协议。

赔偿协议时间到了不赔怎么办

赔偿协议时间到了不赔怎么办

《民法典》第五百七十七条,赔偿协议到期后对方拒不履行义务,权利人可以直接向法院起诉要求强制执行!协议本身具有法律效力,就像你跟朋友约好明天还钱却耍赖一样,法院会帮你撑腰。但要保留好协议原件、付款记录、催款证据,这些都是维权的黄金三件套。

一、遇到老赖的3种破解姿势

1. 温柔催收法:先发个微信提醒王总,您承诺的赔偿金今天到期了哦~,记得配上[太阳]表情保持友好。对方装傻,直接快递《履约催告函》,挂号信比普通短信更有威慑力。

单方违约解除合同赔偿按几倍

单方违约解除合同赔偿按几倍

《民法典》第五百八十四条,单方违约解除合同的赔偿金额以实际损失为基础,一般包括合同履行后可以获得的利益,但不得超过违约方订立合预见到或应当预见到的损失。法律并未规定固定赔偿倍数,但实务中涉及定金双倍返还规则(《民法典》第五百八十七条)或当事人约定的违约金比例。赔偿数额需结合履约情况、损失证据、合同条款等因素综合判定。

赔偿金额到底怎么算出来的?

老王去年租了个商铺开餐馆,签了5年合同还交了10万押金。结果刚装修完房东就要解约,这种情况能要回多少钱?看合同有没有约定违约金条款,有明确写违约方需赔偿3个月租金,那可以直接按这个算。要是合同没写清楚,老王得拿出装修发票、营业损失证明这些证据,最终法院判赔实际损失+预期收益,但总额不会超过房东签合能预见的范围。至于10万押金,房东违约必须双倍返还,这算是法律明确规定的双倍赔偿场景。

合同赔偿金的赔偿标准

合同赔偿金的赔偿标准

《民法典》第五百八十四条,合同赔偿金的核心原则就是填平损失。翻译成人话就是:你违约给我造成多少实际损失,我就该赔多少。但法律还留了个后门——赔偿金额不能超过违约方在签合预见到或应当预见到的损失范围。

举个栗子🌰:老王租商铺开火锅店,合同里写了违约方要赔装修损失。房东突然毁约,不仅要赔装修费,连老王采购的30吨毛肚损失也得赔,毕竟这些都属于正常经营可预见的损失。但老王主张本来准备明年上市,估值损失10个亿,这明显超出合理预见范围,法院可不会支持。

二、合同赔偿金的五大实战指南

已签字的合同内容有误

已签字的合同内容有误

很多人在签完合同后才发现条款有错误,第一反应都是完了!白纸黑字签字了还能改吗?别慌!《民法典》第147条,合同存在重大误解,当事人有权请求法院或仲裁机构撤销或变更合同。签字不是卖身契,关键要看错误是否影响合同根本目的。把100万元写成1000万元,把甲方付款写成乙方付款,这种明显影响权利义务的失误,法律是给你留了补救机会的!当然,你需要主动举证错误的存在,并且最好在发现后1年内采取行动。

签完合同才发现内容有错?这些操作能救命!

发现合同有误千万别直接撕毁合同或者装没事人,这会让你更被动!正确的操作分三步走:

中介起诉我要中介费

中介起诉我要中介费

最近收到中介的起诉状要中介费,很多人第一反应是凭什么告我?其实这事儿得先看《民法典》的规定。《民法典》第九百六十三条,中介促成合同成立的,委托人应当按照约定支付报酬。只要中介确实帮你成交了(租到房、买到房),哪怕没签书面合同,法院也支持中介要钱。不过,是中介自己没履行义务(隐瞒房屋问题)、服务根本没完成,或者收费明显不合理,那你就有机会抗辩!

中介费纠纷的5个真实场景

场景1:小王通过中介租房,看房时觉得中介态度差,转头私下联系房东签约。结果被中介起诉要中介费。这种情况法院很判小王输——因为中介确实提供了房源信息和带看服务。

什么情况下承担连带责任

什么情况下承担连带责任

《民法典》第178条,连带责任是指两个以上责任人依法向权利人承担全部清偿义务的特殊责任形态。其核心特征是对外连带,对内追偿——权利人可要求任一责任人全额赔偿,而实际超额赔付的责任人有权向其他责任人追偿。这种责任常见于共同侵权、合同连带担保、合伙债务等场景,其设立目的在于强化对权利人的保护,倒逼责任人相互监督。

这6种情况你要帮别人背锅

1. 兄弟闯祸一起扛:去年杭州俩小伙在烧烤店打架砸坏设备,法院判两人连带赔偿5.8万。这种共同侵权行为最常见,就像《水浒传》里鲁智深和史进打镇关西,搁现在都得连带赔医药费。

已判决的案子可以重新起诉吗

已判决的案子可以重新起诉吗

在法律实务中,一案不二诉是基本原则。《民事诉讼法》第124条规定,判决生效后当事人不得以同一事实和理由重复起诉。但这不意味盖棺定论,法律还规定了再审程序、检察院抗诉等救济途径。已生效判决不能随意推翻,但在特定条件下仍可启动再审程序重新审理。

重新起诉的救命稻草藏在哪儿?

去年我处理过一起民间借贷纠纷,当事人老王拿着新发现的借条找我,说原审败诉后才发现对方藏了关键证据。这种情况就是典型的再审启动情形。法律规定的再审条件包括:发现新证据、原判决证据造假、法律适用错误、审判人员徇私舞弊等。

保密协议受法律保护吗

保密协议受法律保护吗

保密协议当然受法律保护!《民法典》《反不正当竞争法》《劳动合同法》等多部法律规定,只要协议内容合法、双方自愿签署,保密协议就具有法律约束力。《民法典》第501条明确规定了合同订立过程中的保密义务,《反不正当竞争法》第9条更是将商业秘密侵权行为列为重点打击对象。法院每年处理的保密协议纠纷案件超过万件,企业通过法律手段维权成功的案例比比皆是。

一、保密协议的法律底气从哪儿来?

很多人以为保密协议就是一张纸,其实它的背后站着整部法律体系。你入职时签的保密条款,依据的是《劳动合同法》第23条;合作方之间签的保密合同,适用《民法典》合同编;涉及技术秘密,还触发《刑法》第219条侵犯商业秘密罪。去年某科技公司前员工跳槽泄露代码,直接被判赔偿380万+3年有期徒刑,这就是活生生的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