撤销权的适用情形

作为《民法典》里的后悔药,撤销权可不是随便就能用的。法律规定,只有当民事法律行为存在重大误解、显失公平、欺诈、胁迫这四种法定情形时,当事人才有权请求法院或仲裁机构撤销。简单说就是:要么你被坑了,要么你被逼了,要么你根本不知道自己在签什么,这时候法律才给你反悔的机会。记住这个1234法则:1年内要主张(重大误解90天),超过5年彻底失效,千万别当睡美人!

撤销权的适用情形

网购被坑?你的撤销权正在派送中

最近朋友小王在某宝花8888买了台九成新单反,收到货发现是10年前的古董机型。这种挂羊头卖狗肉的操作,妥妥属于欺诈情形。小王完全可以在知道受骗之日起1年内,要求撤销这笔买卖。不过要现在很多商家会玩文字游戏,把二手写成中古,这种情况就要看宣传是否存在误导性陈述。

买房遇到黑中介?撤销合同有绝招

去年有个真实案例特别典型:中介故意隐瞒房子是凶宅的事实,买家入住后才知道真相。这种情况就符合重大误解的撤销条件,因为房屋重大信息被刻意隐瞒,直接影响交易决策。但是买家自己没周边环境,交房后才发现附近有垃圾场,这种情况就不能撤销,毕竟买定离手是基本原则。

大爷被忽悠买保健品能反悔吗?

社区里经常有推销员给老人上课,把普通食品吹成抗癌神药。这种针对老年人的营销套路,很构成显失公平。去年新规特别强调,商家利用对方处于危困状态或缺乏判断能力,重病期间推销高价保健品,就算没有明确欺诈证据,也可以主张撤销交易。

常见问题Q&A

Q1:发现被欺诈后多久必须起诉?

自知道或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1年内。但最长不超过行为发生之日起5年。举个栗子:被骗签合同,才发现,那必须在2025年前起诉。

Q2:微信聊天记录能当证据吗?

当然可以!现在电子证据都被认可。记得保存完整的聊天记录、转账截图、商品页面截图。特别提醒:千万别删聊天记录!去年有个案子因为原告清理手机内存,关键证据丢失导致败诉。

Q3:被公司强迫签离职协议能撤销吗?

是拿刀架脖子那种物理胁迫,100%能撤销。但更多是不签就走人的心理胁迫,这类情况要分析。有个判例显示,公司以注销社保相威胁,法院认定构成胁迫支持撤销。

Q4:买房签完合同房价跌了能撤销吗?

这种情况属于商业风险,不能撤销!法律不保护单纯的买贵了。除非能证明签约时存在重大误解或对方欺诈,开发商伪造学区房文件。

阅读此文章的还浏览了

起诉
7日内审查
符合立案条件,7日内缴纳诉讼费
法院受理并立案
提前三天通知当事人,公开审理的提前三天进行公告
开庭审理
(简易程序三个月内审结),普通程序6个月内审结
宣布开庭 > 法庭调查 > 举证质证 > 法庭辩论 > 法庭调解
调解协议
达成调解协议,双方签收后生效
未达成调解协议
合议庭裁决或裁判
不同意
判决15日内,裁定10内提起上诉
启动二审程序
同意
当事人履行协议或申请执行
结案
公诉
7日内审查
一审庭审
正常审理(2-3个月)
一审宣判
提前3天通知当事人,公开审理的提前3天进行公告
有罪/无罪/不负刑事责任
不服判决,上诉(被告10日内)
向原审或上级法院提起上诉书
二审法院决定审理
全面审理,上诉不加刑
被害人及法定代理人提出(原告10日内)
一审法院回级监察员复查决定
确有错误,抗诉
向原法院提交抗诉书
不抗诉
法院立案
5日内
起诉状副本送达被告
15日内
举证答辩
被诉主提出答辩状,提供证据和行为依据
开庭审理
调解协议法院作出判决、裁定
上诉
收到上诉状之日起10日内提交书面答辩状
启动二审程序
不上诉
判决、裁定生效
结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