撤销权的适用情形
作为《民法典》里的后悔药,撤销权可不是随便就能用的。法律规定,只有当民事法律行为存在重大误解、显失公平、欺诈、胁迫这四种法定情形时,当事人才有权请求法院或仲裁机构撤销。简单说就是:要么你被坑了,要么你被逼了,要么你根本不知道自己在签什么,这时候法律才给你反悔的机会。记住这个1234法则:1年内要主张(重大误解90天),超过5年彻底失效,千万别当睡美人!
网购被坑?你的撤销权正在派送中
最近朋友小王在某宝花8888买了台九成新单反,收到货发现是10年前的古董机型。这种挂羊头卖狗肉的操作,妥妥属于欺诈情形。小王完全可以在知道受骗之日起1年内,要求撤销这笔买卖。不过要现在很多商家会玩文字游戏,把二手写成中古,这种情况就要看宣传是否存在误导性陈述。
买房遇到黑中介?撤销合同有绝招
去年有个真实案例特别典型:中介故意隐瞒房子是凶宅的事实,买家入住后才知道真相。这种情况就符合重大误解的撤销条件,因为房屋重大信息被刻意隐瞒,直接影响交易决策。但是买家自己没周边环境,交房后才发现附近有垃圾场,这种情况就不能撤销,毕竟买定离手是基本原则。
大爷被忽悠买保健品能反悔吗?
社区里经常有推销员给老人上课,把普通食品吹成抗癌神药。这种针对老年人的营销套路,很构成显失公平。去年新规特别强调,商家利用对方处于危困状态或缺乏判断能力,重病期间推销高价保健品,就算没有明确欺诈证据,也可以主张撤销交易。
常见问题Q&A
Q1:发现被欺诈后多久必须起诉?
自知道或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1年内。但最长不超过行为发生之日起5年。举个栗子:被骗签合同,才发现,那必须在2025年前起诉。
Q2:微信聊天记录能当证据吗?
当然可以!现在电子证据都被认可。记得保存完整的聊天记录、转账截图、商品页面截图。特别提醒:千万别删聊天记录!去年有个案子因为原告清理手机内存,关键证据丢失导致败诉。
Q3:被公司强迫签离职协议能撤销吗?
是拿刀架脖子那种物理胁迫,100%能撤销。但更多是不签就走人的心理胁迫,这类情况要分析。有个判例显示,公司以注销社保相威胁,法院认定构成胁迫支持撤销。
Q4:买房签完合同房价跌了能撤销吗?
这种情况属于商业风险,不能撤销!法律不保护单纯的买贵了。除非能证明签约时存在重大误解或对方欺诈,开发商伪造学区房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