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界定诈骗与经济纠纷
当你的微信突然收到生意伙伴失联或客户收到货不付款的消息时,正在面临人生最重要的选择题:这到底是诈骗还是普通经济纠纷?别急着报警或起诉,先记住这两个法律关键词——主观故意和非法占有目的。
刑法第266条,诈骗罪必须满足三个条件:虚构事实/隐瞒真相→使被害人产生错误认识→基于错误认识处分财产。而经济纠纷就像恋爱中的争吵,双方对合作有真实意愿,因市场变化、经营不善等客观原因产生矛盾。
去年处理的典型案例中,某建材商王总给开发商供货后遭遇拖欠,对方提供了完整的延期付款计划书和抵押物。这属于典型经济纠纷。而另一个案件中,李某虚构政府工程项目收取保证金后人间蒸发,这就是教科书式的诈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