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上写仲裁就不能上法院么

合同里白纸黑字写了仲裁条款,原则上法院就不会受理你的起诉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第五条规定,白纸黑字的仲裁协议一签,就等于双方约定有纠纷找仲裁委,法院直接关门谢客。但别急着下结论,这个事就像螺蛳粉里的酸笋——闻着臭吃着香,背后藏着不少反转剧情。

一、仲裁条款不是免死金牌

去年有个做服装生意的老哥,合同里写得明明白白要去上海仲裁,结果因为对方拖欠货款,他转头就把人告到杭州法院。你猜怎么着?法院还真受理了!原来对方收到传票后压根没提仲裁这茬,开庭当天直接玩消失。法官一拍板:被告自己放弃仲裁权利,这官司继续打!所以说啊,仲裁条款就像超市优惠券——你得主动拿出来用才行。

二、选仲裁还是法院?成年人才不做选择

现在聪明人签合同都玩AB套餐:
1. 先约定去北京仲裁委走程序
2. 补充写明仲裁条款无效,就去朝阳区法院打官司
这种套娃操作既保住仲裁的私密性,又防着条款出问题没退路。就像吃火锅配鸳鸯锅,清汤红汤随便涮!

三、这些仲裁条款写了也白写

见过最离谱的条款写发生争议找居委会王大妈调解,这种约定法院根本不当回事。《仲裁法》第十六条,有效的仲裁条款必须满足三大铁律:
• 白纸黑字写明仲裁意思
• 点名道姓说清楚哪个仲裁委
• 争议事项不能是离婚分家产这些破事
去年有个开发商在合同里写争议提交房地产协会处理,结果被法院当废纸,为啥?因为房地产协会根本不是正经仲裁机构!

四、仲裁后还能不能翻盘?

有人觉得仲裁输了就完犊子了?大错特错!《仲裁法》第五十八条规定,要是发现仲裁员收黑钱、程序违规这些骚操作,6个月内可以去中级法院申请撤销裁决。去年深圳就有个案例,某公司发现仲裁员是对方老板的表舅,法院查实后直接把裁决书扔进了碎纸机。

合同上写仲裁就不能上法院么

五、常见问题大揭秘

1. 合同写了仲裁,对方偷偷去法院起诉怎么办?

这时候千万别装死!收到传票15天内必须向法院提出管辖权异议,记得把合同复印件和仲裁条款用荧光笔标出来。要是错过这个黄金救援期,法院真硬着头皮把官司打下去。

2. 仲裁条款写得不清楚还能用吗?

见过最奇葩的条款写争议提交北京或上海仲裁,这等于没说!《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释》说得明白:选两个以上仲裁机构的,先协商;协商不成条款作废。这时候可以直接去法院立案,法官还得乖乖受理。

3. 农民工讨薪合同有仲裁条款,必须走程序吗?

劳动纠纷是特殊例外!就算合同写了仲裁,《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也得先走劳动仲裁这道门,对裁决不服才能去法院。不过别担心,劳动仲裁完全免费,比普通仲裁省下大几千块钱呢。

4. 国际合同约定外国仲裁,国内法院还管不管?

这种情况法院还真插一脚!要是涉及国内不动产纠纷,或者争议损害社会公共利益,法院照样有权受理。去年就有个跨境电商合同约定新加坡仲裁,但因为货品涉及走私,上海海事法院强势接手。

阅读此文章的还浏览了

起诉
7日内审查
符合立案条件,7日内缴纳诉讼费
法院受理并立案
提前三天通知当事人,公开审理的提前三天进行公告
开庭审理
(简易程序三个月内审结),普通程序6个月内审结
宣布开庭 > 法庭调查 > 举证质证 > 法庭辩论 > 法庭调解
调解协议
达成调解协议,双方签收后生效
未达成调解协议
合议庭裁决或裁判
不同意
判决15日内,裁定10内提起上诉
启动二审程序
同意
当事人履行协议或申请执行
结案
公诉
7日内审查
一审庭审
正常审理(2-3个月)
一审宣判
提前3天通知当事人,公开审理的提前3天进行公告
有罪/无罪/不负刑事责任
不服判决,上诉(被告10日内)
向原审或上级法院提起上诉书
二审法院决定审理
全面审理,上诉不加刑
被害人及法定代理人提出(原告10日内)
一审法院回级监察员复查决定
确有错误,抗诉
向原法院提交抗诉书
不抗诉
法院立案
5日内
起诉状副本送达被告
15日内
举证答辩
被诉主提出答辩状,提供证据和行为依据
开庭审理
调解协议法院作出判决、裁定
上诉
收到上诉状之日起10日内提交书面答辩状
启动二审程序
不上诉
判决、裁定生效
结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