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房协议合同有效吗

站在法律专业角度,买房协议合同只要符合《民法典》第143条规定就有效:(1)签订人具有民事行为能力;(2)意思表示真实;(3)不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你和开发商都清楚合同条款,没有隐瞒房屋质量问题,也没有约定"买房子送户口"这类违法内容,这份合同就受法律保护。但出现未成年私卖房产、合同里写"违约不追究责任"等情形,就被认定无效。

一纸合同值千金 这些坑千万别踩

上周刚有个粉丝私信我,说他签了购房合同才发现房子被抵押了,现在卖家不肯退定金。这种情况合同还有效吗?答案是关键看卖家有没有提前告知。故意隐瞒抵押事实,属于欺诈签约,合同可撤销。现实中这种套路特别多,建议大家签约前一定要查档,花几十块去不动产登记中心打印房屋状况,比事后打官司划算多了。

还有些人为了省税签阴阳合同,表面上写200万,实际转账300万。去年杭州就有个案例,买家因为房价下跌想毁约,拿着200万的合同要求退款,结果法院调取银行流水后,直接按真实交易价300万判决,阴阳合同里做低房价的部分直接被认定无效,真是赔了夫人又折兵。

这五种情况签了合同也白签

1. 精神病发作期签合同:去年郑州法院判了个案子,房主抑郁症住院期间把房子低价卖了,后来家人拿着医院证明起诉,合同被判无效。

买房协议合同有效吗

2. 夫妻一方偷卖房产:就算房产证只有男方名字,没经过妻子同意卖房,合同被撤销。有个经典案例是丈夫伪造离婚证卖房,买家虽然不知情,但因未尽审慎义务,法院判合同无效。

3. 买安置房指标:像北京很多回迁房5年内不能交易,私下签的买卖合同会被认定无效。有个客户花300万买的安置房,结果卖家反悔,法院判合同无效只退本金,5年房价涨的100万直接打水漂。

教你三招保住血汗钱

第一招查人查房:签约前让中介拉产调单,重点看有没有查封、抵押。要求所有共有人到场签字,是代签必须要有公证委托书。

第二招留痕取证:微信聊天记录别删,转账备注"购房款"。去年上海有个案子,买家靠微信记录证明卖家承诺"学区房",成功要回20万差价。

第三招设置违约阶梯条款:别只写"违约方赔偿损失",要约定延迟交房每天赔0.5%,超过30天可解除合同。有个精明的买家合同里写了"卖方隐瞒凶宅赔双倍定金",后来真遇到问题直接获赔40万。

常见问题答疑

Q1:父母代签的买房合同有效吗?

关键看授权!是成年子女在外地,父母带着公证过的授权委托书签约就有效。但要是子女根本不知情,事后可以主张合同无效。去年苏州就发生过父母擅自卖掉儿子婚房,最终被判赔偿买家损失。

Q2:没备案的网签合同有用吗?

照样有效!备案只是行政管理要求,最高法院司法解释,网签合同具备法律效力。不过要保存好签约时的网页截图,防止开发商篡改条款。有个案例开发商偷偷修改交房日期,买家靠公证过的网页快照赢了官司。

Q3:发现房子有违建怎么办?

立即行动!《城乡规划法》,附有违法建筑的房屋买卖合同无效。建议先暂停交易,要求卖家拆除违建并开具城管部门证明。深圳有个买家买了带扩建阳台的房子,过户时被卡住,法院判解除合同。

阅读此文章的还浏览了

起诉
7日内审查
符合立案条件,7日内缴纳诉讼费
法院受理并立案
提前三天通知当事人,公开审理的提前三天进行公告
开庭审理
(简易程序三个月内审结),普通程序6个月内审结
宣布开庭 > 法庭调查 > 举证质证 > 法庭辩论 > 法庭调解
调解协议
达成调解协议,双方签收后生效
未达成调解协议
合议庭裁决或裁判
不同意
判决15日内,裁定10内提起上诉
启动二审程序
同意
当事人履行协议或申请执行
结案
公诉
7日内审查
一审庭审
正常审理(2-3个月)
一审宣判
提前3天通知当事人,公开审理的提前3天进行公告
有罪/无罪/不负刑事责任
不服判决,上诉(被告10日内)
向原审或上级法院提起上诉书
二审法院决定审理
全面审理,上诉不加刑
被害人及法定代理人提出(原告10日内)
一审法院回级监察员复查决定
确有错误,抗诉
向原法院提交抗诉书
不抗诉
法院立案
5日内
起诉状副本送达被告
15日内
举证答辩
被诉主提出答辩状,提供证据和行为依据
开庭审理
调解协议法院作出判决、裁定
上诉
收到上诉状之日起10日内提交书面答辩状
启动二审程序
不上诉
判决、裁定生效
结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