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房合同与产权证哪个优先
在买房过程中,购房合同和产权证都是关键文件,但它们的法律效力究竟谁更优先?《民法典》规定,产权证(不动产权属登记)的效力优先于购房合同。产权证是物权归属的直接证明,而购房合同仅代表买卖双方的债权债务关系。即使签了合同未过户,房屋所有权仍归原产权人;而一旦完成产权登记,即使合同存在争议,法律也优先保护登记方的物权。
为什么产权证比合同更“硬气”?
举个实际例子:张三买了李四的房子,签了合同付了钱但没办过户,结果李四反手把房子抵押给了银行。这时候银行拿着产权证主张权利,张三只能拿着合同哭——因为法律上房子还是李四的,银行作为抵押权人优先受偿。这就是典型的“合同干不过产权证”的情况。
不过也有例外!购房合同办理了预告登记(《民法典》第221条),就能暂时冻结产权,防止卖家一房二卖。这时候合同就有了对抗第三人的效力,算是在产权证到手前的一把“保护伞”。
签了合同没拿证,房子算谁的?
很多人以为付了钱房子就是自己的,结果遇到拆迁或卖家反悔才发现“翻车”。王五买了二手房,装修住进去5年,因为卖家债务问题房子被法院查封。虽然王五拿出合同证明自己付了全款,但法院依然判定房子归原业主——原因就是没办过户,产权证上还是别人的名字。
血泪教训:签完合同一定要尽快过户!是期房,记得在合同备案后30天内申请预告登记,避免开发商拿你的房子去抵押贷款。
遇到“一房两卖”怎么办?
开发商或卖家把同一套房卖给A和B,A签了合同没办证,B后来办了产权证,这时候B躺赢。但A抢先做了预告登记,B哪怕拿了证也白搭——这就是法律给购房者留的“后悔药”。所以买房时别光顾着砍价,一定要盯紧这两件事:合同备案+预告登记。
常见问题解答
问题1:只有购房合同没产权证,能卖房吗?
答:不能!没产权证相当于没有“房产身份证”,交易属于无权处分。即使私下签了转让协议,买家也办不了过户,还被原业主追责。遇到这种情况,建议先办证再交易,避免钱房两空。
问题2:开发商拖延办证,合同还有效吗?
答:合同依然有效,但可以追究违约责任。《商品房买卖合同司法解释》,开发商超过90天未办证,买家可以要求赔偿或解除合同。建议在合同中明确约定违约金(每日万分之五),办证时催告函记得用EMS寄送留存证据。
问题3:农村自建房只有合同没证,拆迁时能赔吗?
答:风险极大!农村房屋过户必须办“宅基地使用权证+房产证”,光有合同被认定为无效交易。尤其是非本村集体成员购买的情况,打起官司九成会输。这类房子再便宜也慎碰!
问题4:遗嘱继承的房子,需要先看合同还是产权证?
答:以产权证为准!即使遗嘱写明房子归你,但若产权证登记在他人名下,仍需先打继承权官司变更登记。曾有案例:老人临终口头把房子给女儿,但儿子偷拿户口本办了过户,女儿靠几十年前的购房合同打赢了官司——但这种情况纯属侥幸,千万别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