贷款买的房属于自己财产吗

站在法律专业角度,《民法典》第240条明确规定:“所有权人对自己的不动产或者动产,依法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当你通过贷款买房时,只要完成不动产登记手续,即便存在房贷未结清的情况,这套房在法律上已经属于你的合法财产。不过要的是,银行作为抵押权人(《民法典》第394条),在你未还清贷款前对房屋享有优先受偿权,你对房屋的“完全处分权”会受到一定限制。

你以为的“自己的房”,藏着这些秘密

刚签完购房合同的王小姐兴奋地在家族群里宣布:“我有自己的房子啦!”但当她准备把父母接来养老时,才发现房子被银行抵押的事实。其实像她这样的年轻人很多,虽然手持大红本,却不知道房产证第二页赫然印着“抵押登记”字样。

这种情况就像你买了部新手机却还在分期还款——手机是你的,但没付完尾款前不能随便转卖。去年有个真实案例,李先生私自将按揭房转卖他人,结果被银行起诉要求提前偿还全部贷款,最终房子没保住还背上债务。

离婚分房大战中的血泪教训

最近热播的《离婚律师》里有段剧情:男女主角为争夺还在还贷的婚房闹上法庭。现实中这样的案例更残酷,某地法院审理的案件显示,即便房产证只有一方名字,婚后共同还贷部分仍需折价补偿。有个扎心数据:涉及房贷房产的离婚纠纷中,68%的当事人误认为“谁的名字在房本上房子就归谁”。

继承游戏里的隐藏关卡

张大爷去世后,子女们发现他留下的按揭房还剩15年贷款。按照《民法典》继承编,继承人需要继续还贷才能保住房产。去年上海就发生过这样的事:三个子女都不愿承担月供,价值600万的房子最终被银行拍卖,扣除贷款后只剩零头。

贷款买的房属于自己财产吗

提前还贷潮背后的真相

最近提前还贷的人数激增,除了利率因素,很多人是急着要拿到“干净的房本”。但要的是,还清贷款后还需要去不动产登记中心办理解押手续,否则房子仍处于抵押状态。有对夫妻还完贷款忘了这关键一步,结果耽误了孩子入学报名。

5个灵魂拷问:你的房子真的属于你吗?

1. 贷款没还完算我的个人财产吗?

法律上属于你,但银行握有“尚方宝剑”。就像你买了限量球鞋却还欠着花呗,鞋子是你的,但没还清欠款前不能随便处置。

2. 离婚时法院会怎么判?

法官会化身“数学老师”:首付款算个人财产,共同还贷部分要折价补偿,增值部分还要按比例分配。就像切披萨,每一口都要算清楚。

3. 继承的按揭房必须还贷?

是的!继承人要么接力还贷,要么放弃继承。就像继承了一辆贷款买的豪车,要么继续付车贷,要么把车还给银行。

4. 提前还清贷款就高枕无忧了?

别急着开香槟!记得去办理解押手续,否则房本上的抵押记录就像纹身一样洗不掉。建议还贷后30天内完成解押。

5. 抵押权会跟着房子一辈子吗?

当然不是!贷款结清之日起,银行的抵押权就自动消失。不过要去登记机关更新信息,就像手机系统需要定期升级一样。

阅读此文章的还浏览了

起诉
7日内审查
符合立案条件,7日内缴纳诉讼费
法院受理并立案
提前三天通知当事人,公开审理的提前三天进行公告
开庭审理
(简易程序三个月内审结),普通程序6个月内审结
宣布开庭 > 法庭调查 > 举证质证 > 法庭辩论 > 法庭调解
调解协议
达成调解协议,双方签收后生效
未达成调解协议
合议庭裁决或裁判
不同意
判决15日内,裁定10内提起上诉
启动二审程序
同意
当事人履行协议或申请执行
结案
公诉
7日内审查
一审庭审
正常审理(2-3个月)
一审宣判
提前3天通知当事人,公开审理的提前3天进行公告
有罪/无罪/不负刑事责任
不服判决,上诉(被告10日内)
向原审或上级法院提起上诉书
二审法院决定审理
全面审理,上诉不加刑
被害人及法定代理人提出(原告10日内)
一审法院回级监察员复查决定
确有错误,抗诉
向原法院提交抗诉书
不抗诉
法院立案
5日内
起诉状副本送达被告
15日内
举证答辩
被诉主提出答辩状,提供证据和行为依据
开庭审理
调解协议法院作出判决、裁定
上诉
收到上诉状之日起10日内提交书面答辩状
启动二审程序
不上诉
判决、裁定生效
结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