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资购房属于经济适用房吗
《经济适用住房管理办法》第二条规定,经济适用房是由政府主导建设、面向城市低收入家庭供应,具有社会保障性质的住房。而集资建房在《关于集资建房管理暂行办法》中被定义为"单位或职工自愿出资合作建房"的行为。从法律性质上看,集资购房与经济适用房存在根本性差异:经济适用房属于社会保障性住房,而集资建房属于合作建房性质,两者在土地性质、建设主体、产权限制等方面均有不同。集资购房不属于经济适用房范畴。
集资房和经适房的六大核心区别
第一,建设主体不同:经适房必须由政府指定机构开发,集资房可以由企业或职工自建。某国企职工张伟就遇到过这种情况,他们单位2015年组织的集资建房,全程都是企业自主招标建设。
第二,土地性质差异:经适房必须使用划拨土地,集资房使用出让土地。就像郑州某事业单位的集资房项目,用的就是早年取得的出让用地。
第三,购买资格限制:经适房需要符合"低收入、住房困难"双重标准,而集资房面向特定单位职工。杭州某高校教师公寓项目就明确要求必须是在职教职工。
第四,产权限制不同:经适房有5年禁售期,且需补缴土地收益,集资房只要取得完全产权即可自由交易。北京王女士的案例就很典型,她转让集资房时,只需缴纳普通税费。
第五,价格形成机制:经适房实行政府指导价,集资房按成本核算定价。西安某央企集资房项目,核算成本价仅为市场价的60%。
第六,政策优惠不同:经适房享受土地划拨、税费减免等特殊政策,集资房主要享受建房环节的行政规费减免。
关于集资购房的五大认知误区
误区1:单位房都是经适房:实际上国企老宿舍、单位集资房等性质各异,不能一概而论。就像重庆某机械厂1998年建的职工宿舍,土地性质是划拨但属于房改房范畴。
误区2:便宜的房子就是经适房:价格不是唯一判断标准。深圳某科技公司给员工的"福利房",价格虽低但属于企业自建商品房。
误区3:房产证注明房屋性质:现在不动产权证已不再直接标注"经济适用房",需要查看土地来源和购房合同。
误区4:住满五年自动转商品房:这个说法只适用于经适房,集资房转商品房需要补办土地出让手续。
误区5:子女可以无条件继承:集资房有单位内部转让限制,继承时需要单位出具同意书。
常见问题解答
1. 集资房能享受经济适用房贷款政策吗?
不能。经济适用房可以申请公积金贷款和利率优惠,而集资房贷款视同普通商品房。但部分单位会为职工提供建房贷款贴息,这个属于单位福利而非政策优惠。
2. 集资房转商品房需要补多少钱?
主要补缴土地出让金,计算公式为:(现评估地价-原取得成本)×土地面积×比例。某集资房占地100㎡,现地价5000元/㎡,原成本2000元,需补缴(5000-2000)×100×40%=12万元。比例各地不同,建议咨询当地不动产登记中心。
3. 单位破产后集资房怎么处理?
分三种情况:已办个人房产证的归个人所有;只有单位大证的需通过破产清算确权;未完成建设的可通过业主自筹续建。某东北国企破产案中,职工通过成立业主委员会成功办理了分户产权。
4. 集资房会被政府无偿收回吗?
正常情况下不会。但若存在以下情形被收回:占用划拨土地且拒不补缴出让金、属于违法建筑、城市规划调整需要征收。长沙某违规集资房项目就被依法拆除。
5. 外地户口可以买单位集资房吗?
原则上不可以。集资房购买资格与单位编制挂钩,需满足:①正式在职员工 ②符合单位分房条件 ③本地户籍(特殊人才除外)。但像深圳某些高科技企业,可以为引进人才申请特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