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签订了认购书可以退房吗

买房时只签了认购书,突然想退房怎么办?这是许多购房者的真实困扰。从法律角度看,答案并不绝对——能否退房取决于认购书的条款内容、违约情形和法律程序。《民法典》第495条明确规定,认购书属于"预约合同",若开发商不存在欺诈或违约行为,购房者单方反悔需要承担违约责任。但是开发商隐瞒重要信息、未取得预售许可证或存在其他违规操作,购房者则有权要求退房退款。

只签订了认购书可以退房吗

一、认购书不是卖身契!这4种情况能退房

1. 开发商五证不全:见过太多案例,开发商拿着"假证"忽悠购房者签认购书。查实项目缺少《商品房预售许可证》,这份认购书根本不具备法律效力,100%可以退房。

2. 合同存在霸王条款:去年有个客户拿着认购书找我,里面写着"买方不得以任何理由退订"。这种明显排除消费者主要权利的条款,到法院肯定被判无效。

3. 销售存在虚假宣传:样板间看着像豪宅,实际交房变安置房?保留好宣传资料和沟通记录,这种情况属于欺诈,法律支持退房。

4. 开发商拖延签合同:签认购书后超过约定时间未签正式合同,购房者有权解除协议。有个案子就是开发商拖了半年不签合同,法院判全额退款。

二、退房实操指南:别吃哑巴亏

第一步要发书面通知,微信聊天不算数!必须用EMS寄送《解除认购书告知函》,记得在快递单注明文件名称。有个大姐就是口头说要退房,结果开发商咬定她违约,白白损失5万定金。

第二步收集证据链:从销售承诺的录音,到现场公示文件拍照,再到政府部门官网查证,证据越完整成功率越高。特别是开发商违规销售的证据,直接关系到能否要回定金。

第三步找对维权渠道:先找住建部门投诉,现在很多城市有购房冷静期政策。不行再走法律程序,诉讼费其实没想象中高,1万左右的标的额诉讼费才50元。

三、血泪教训:这些坑千万别踩

见过最惨的案例,购房者签认购书时被忽悠交了20万"诚意金",后来发现楼盘烂尾想退钱,开发商却说这是定金不退。其实法律上根本没有"诚意金"的概念,这笔钱性质要看合同怎么写。

还有个常见套路是在认购书里埋雷:约定7天内不签合同自动没收定金。其实司法解释,这个期限至少要留15天以上才算合理,遇到这种条款可以直接主张无效。

常见问题解答

问题1:签认购书交的定金能要回来吗?

是您单方面反悔,定金被没收。但是开发商违约或存在过错,可以要求双倍返还定金。关键要证明违约方在对方。

问题2:认购书和购房合同有什么区别?

认购书只是预定房屋的意向协议,购房合同才是正式买卖合同。就像订婚和结婚的关系,法律效力完全不同。

问题3:开发商不退钱怎么办?

先向当地住建部门投诉,留存投诉回执。准备起诉材料,现在网上立案很方便,诉讼费还能由败诉方承担。

问题4:认购书签了半年还能退吗?

超过合同约定的签约期限仍可主张解除,但要及时行使权利。法律规定的诉讼时效是3年,不过越早处理证据越充分。

阅读此文章的还浏览了

起诉
7日内审查
符合立案条件,7日内缴纳诉讼费
法院受理并立案
提前三天通知当事人,公开审理的提前三天进行公告
开庭审理
(简易程序三个月内审结),普通程序6个月内审结
宣布开庭 > 法庭调查 > 举证质证 > 法庭辩论 > 法庭调解
调解协议
达成调解协议,双方签收后生效
未达成调解协议
合议庭裁决或裁判
不同意
判决15日内,裁定10内提起上诉
启动二审程序
同意
当事人履行协议或申请执行
结案
公诉
7日内审查
一审庭审
正常审理(2-3个月)
一审宣判
提前3天通知当事人,公开审理的提前3天进行公告
有罪/无罪/不负刑事责任
不服判决,上诉(被告10日内)
向原审或上级法院提起上诉书
二审法院决定审理
全面审理,上诉不加刑
被害人及法定代理人提出(原告10日内)
一审法院回级监察员复查决定
确有错误,抗诉
向原法院提交抗诉书
不抗诉
法院立案
5日内
起诉状副本送达被告
15日内
举证答辩
被诉主提出答辩状,提供证据和行为依据
开庭审理
调解协议法院作出判决、裁定
上诉
收到上诉状之日起10日内提交书面答辩状
启动二审程序
不上诉
判决、裁定生效
结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