涵盖民间借贷、企业欠款、担保追偿等场景,提供借条规范、诉讼催收、破产清算等解决方案,帮助个人与企业高效回笼资金,规避债务陷阱。
代位权不能对哪些债权行使

代位权不能对哪些债权行使

《民法典》第535条规定,代位权是指债权人为了保全自己的债权,以自己的名义代位行使债务人对第三人的权利。但法律明确规定了三类不能行使代位权的债权:①专属于债务人自身的债权;②具有人身属性的债权;③法律明确规定禁止代位行使的债权。张三欠你钱不还,你可以代位追讨张三借给李四的借款,但不能代位领取张三的工伤赔偿金。

这五类禁区债权,代位权根本碰不得

第一类:要命的人身损害赔偿。老王的儿子车祸去世,法院判决肇事方赔偿50万,这时候老王的债主不能代位领取这笔赔偿金。因为人身损害赔偿具有强烈的人身专属性,直接关系到受害人的生存保障。

欠款人被强制执行后不还款怎么办

欠款人被强制执行后不还款怎么办

当法院判决生效进入执行程序后,欠款人仍然拒不履行还款义务,《民事诉讼法》第252条和《刑法》第313条规定,被执行人面临司法拘留、列入失信名单、追究刑事责任三重法律后果。实务中法院会采取网络查控、拍卖财产、限制高消费等12种强制措施,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最高可判七年有期徒刑。

老赖被强制执行后的三大酷刑

我亲眼见过一个老板开着保时捷被法警从高速路口截停,车上搜出6张他人身份证和8个银行U盾。这个案例告诉我们,现在的执行手段比电视剧还刺激!

债权转让案件的管辖权如何确定

债权转让案件的管辖权如何确定

《民事诉讼法》第二十四条和《民法典》第五百四十五条,债权转让案件的管辖权遵循原告就被告原则,由被告住所地或合同履行地法院管辖。若原债权合同明确约定管辖法院且不违反级别管辖和专属管辖规定,该约定对受让人继续有效。涉及不动产等专属管辖情形的,由不动产所在地法院专属管辖。

一、债权转让管辖权的三大核心规则

小明把10万元债权转让给小红后,小红想起诉债务人老张,应该去哪告?这就涉及三个关键点:

1. 看原合同有没有管辖协议——当初借条里写着发生纠纷在杭州市西湖区法院解决,这个约定对小红仍然有效

代履行的费用由谁承担

代履行的费用由谁承担

说到代履行产生的费用,法律可不是跟你玩文字游戏。《行政强制法》第52条和53条,被执行人必须承担代履行费用,这个规定就跟欠债还钱一样天经地义。简单来说就是:谁闯的祸,谁掏腰包。你违规搭建了阳光房,城管找人帮你拆了,这拆除费就得算在你头上。不过这里有个前提,行政机关必须提前书面催告,费用清单也得清清楚楚列出来,不是随便开个价就能收钱的。

代履行背后的江湖规矩

去年有个活生生的案例,杭州王老板在河道边违规建仓库,防汛指挥部直接找人把仓库拆了。王老板不仅被罚了15万,还得额外支付8万多的拆除费。这哥们刚开始还梗着脖子说:你们拆我的房子还要我出钱?结果法院判决书啪啪打脸,白纸黑字写着所有费用都得他自己扛。

合伙人侵占合伙财产如何起诉

合伙人侵占合伙财产如何起诉

《民法典》第九百六十七条和《刑法》第二百七十一条规定,合伙人侵占合伙财产属于违法行为。起诉流程需先固定证据,再通过民事诉讼主张返还财产或赔偿损失,若涉嫌职务侵占罪(金额达6万元以上),还可向公安机关报案追究刑事责任。实务中建议同步采取民事+刑事双重维权策略,既能施压追回财产,又能提高维权效率。

手把手教你对付吃里扒外的合伙人

老张和同学合伙开餐馆,结果发现对方偷偷把采购款转进自己腰包。这种情况怎么破?记住这三板斧:

第一招:

撤销权除斥期间多久

撤销权除斥期间多久

《民法典》第541条规定,撤销权的除斥期间为一年,自撤销权人知道或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计算。是因重大误解或显失公平而主张撤销权的,除斥期间为三个月。特别要的是,当事人自民事法律行为发生之日起超过五年未行使撤销权,则该权利自动消灭。这个期限是法律强制规定的倒计时,既不能中断也不能延长。

为什么法律要给撤销权上闹钟?

想象一下,撤销权没间限制,那市场交易就乱套了!你十年前买的房子,卖家现在突然跳出来说要撤销合同,这谁受得了?法律设置除斥期间就像给权利装了个定时器,既保护了受损害方的救济权利,又防止权利滥用影响交易安全。

撤销权5年怎么使用

撤销权5年怎么使用

《民法典》第一百五十二条,撤销权的行使期限为当事人知道或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1年内,但自民事法律行为发生之日起超过5年的,撤销权消灭。这5年被称为最长除斥期间,好比给权利行使设置了最终倒计时。你在签了被欺诈的合同,即便才发现真相,已超过5年期限,法院将不再支持撤销请求。

手把手教你玩转撤销权5年规则

张三买房时被中介忽悠签了阴阳合同,3年后才发现实际面积缩水20%。这时候他赶紧收集微信聊天记录、户型图差异等证据,赶在签约满5年前把开发商告上法庭,最终成功撤销合同拿回房款。这个案例告诉我们:发现权利受损要立即行动,千万别做等等党!

债务人把财产转移给配偶

债务人把财产转移给配偶

《民法典》第538条和539条规定,债务人将财产无偿或明显不合理低价转让给配偶,损害债权人利益的,债权人可请求法院撤销该行为。关键在于是否具有恶意逃避债务的主观故意,在债务形成后突击过户房产、离婚时约定财产全归配偶等行为,都被认定为无效财产转移。

这些财产转移套路正在被法院严查

去年杭州某服装厂老板王某,在拖欠供应商货款580万后,突然把名下3套房产过户给妻子,自己则声称净身出户。债权人起诉后,法院不仅撤销了房产过户,还查封了其妻子银行账户。这个案例告诉我们:

在起诉期间如果财产转移了怎么办

在起诉期间如果财产转移了怎么办

《民事诉讼法》第100条规定,当事人因情况紧急可以向法院申请财产保全。只要您能提供初步证据证明对方存在转移财产的风险,法院会在48小时内作出保全裁定。这个操作相当于给被告的资产贴封条,之后无论是房产过户还是银行转账都会被冻结。

发现财产转移时的实战操作指南

去年我代理的离婚案,女方在起诉前3天把婚房以1元价格卖给亲弟弟。我们立即做了三件事:1. 去房管局打印交易记录 2. 申请银行流水调查令 3. 让法官现场查封房产。法院认定这是恶意转移,房子重新算作共同财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