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债务分割原则:共同债务认定标准

《民法典》第1064条规定,夫妻共同债务的认定有三大核心标准:共同签名确认事后追认认可以及家庭日常生活所需。只要这笔钱是你们俩商量着借的,或者事后你点头认了账,再或者这笔钱确实用在了过日子上(给孩子交学费、给老人看病),法院基本都会认定为共同债务。哪怕离婚了,双方也得一起扛这个担子。

一、这钱到底算谁的?4种典型场景解析

场景1:夫妻俩白手起家开餐馆
老王和小芳两口子去年合计着开餐馆,拿着结婚证去银行贷了30万。后来生意黄了还不上钱,离婚时这贷款铁定是共同债务。为啥?白纸黑字两人都签了借款合同,这钱还用在夫妻共同经营上。

场景2:丈夫偷偷借钱炒股
老李迷上炒股,瞒着媳妇跟哥们借了20万,结果赔得底朝天。要是媳妇能证明这钱没用在家庭开支上,老李自己又拿不出证据,那这债就是他个人背。不过要是老李用家里存款卡当抵押,这事儿就说不清了。

离婚债务分割原则:共同债务认定标准

场景3:丈母娘生病急用钱
小张为给丈母娘做心脏支架手术,刷爆了自己信用卡。虽然老婆没在账单上签字,但法院会认定这是家庭刚性支出。毕竟给直系亲属治病属于法定的家庭共同生活范畴。

场景4:离婚前突击消费
准备离婚的小王突然刷爆信用卡买名牌包、出国旅游,这种明显超出正常消费水平的开销,只要能提供消费时间、用途的证据,完全可以主张为个人债务。

二、法院怎么查账?举证技巧大公开

法官审债务纠纷就跟侦探破案似的,主要看四个关键点:
1. 借条上有没有两口子的签名
2. 借钱的时间是不是在婚姻存续期
3. 资金流向是否进入共同账户
4. 用途有没有家庭生活痕迹

举证妙招:
- 保存好微信聊天记录(对方承认这钱咱家先用着)
- 收集银行流水标注资金用途
- 找共同好友作证借款知情情况
- 大额消费记得留发票或收据

三、必看!5个救命避坑指南

1. 分居期间债务要警惕
分居期间产生的债务,除非能证明用于抚养孩子等共同开支,否则大概率算个人债务。记得保留分居协议和居住证明。

2. 婚前债务转化
婚前买房贷款婚后用共同财产还贷,那还贷部分对应的债务会变成共同债务。签婚前协议时要特别这条。

3. 别随便当担保人
给亲戚朋友做担保一定要夫妻共同签字,否则变成被负债。去年就有案例,妻子给弟弟担保赔进去两套房。

4. 小心被追认陷阱
对方拿出个有你签名的空白纸,上面突然多出借款内容?赶紧申请笔迹鉴定,超过1年的债务追认期可以抗辩。

5. 离婚协议别马虎
写明各自名下债务自行承担被法院推翻,要列出每笔债务归属。最好公证还款计划并通知债权人。

常见问题解答

1. 对方在分居期间借的钱我要还吗?

关键看钱用在哪了!对方在分居期间借钱给孩子交学费,这算共同债务。但要是借钱去旅游,你只要能证明分居事实和借款用途,就不用背锅。

2. 丈夫网贷打赏女主播,这债算谁的?

这种情况可以主张属于个人债务。收集打赏记录、直播平台充值记录,证明款项未用于家庭共同生活,法院会支持不用共同偿还。

3. 前夫欠的债离婚后还找我要怎么办?

赶紧准备这三样:离婚协议关于债务的约定、债权人知情证明(签合说明债务归属)、个人还款能力证明。符合条件可以申请债务重组。

4. 婚内借钱给父母买房算共同债务吗?

是借给父母且没有约定利息,被认定为赠与。但要是写了借条并用于改善居住条件,法院判定属于共同债务,这个要看资金用途证据。

阅读此文章的还浏览了

起诉
7日内审查
符合立案条件,7日内缴纳诉讼费
法院受理并立案
提前三天通知当事人,公开审理的提前三天进行公告
开庭审理
(简易程序三个月内审结),普通程序6个月内审结
宣布开庭 > 法庭调查 > 举证质证 > 法庭辩论 > 法庭调解
调解协议
达成调解协议,双方签收后生效
未达成调解协议
合议庭裁决或裁判
不同意
判决15日内,裁定10内提起上诉
启动二审程序
同意
当事人履行协议或申请执行
结案
公诉
7日内审查
一审庭审
正常审理(2-3个月)
一审宣判
提前3天通知当事人,公开审理的提前3天进行公告
有罪/无罪/不负刑事责任
不服判决,上诉(被告10日内)
向原审或上级法院提起上诉书
二审法院决定审理
全面审理,上诉不加刑
被害人及法定代理人提出(原告10日内)
一审法院回级监察员复查决定
确有错误,抗诉
向原法院提交抗诉书
不抗诉
法院立案
5日内
起诉状副本送达被告
15日内
举证答辩
被诉主提出答辩状,提供证据和行为依据
开庭审理
调解协议法院作出判决、裁定
上诉
收到上诉状之日起10日内提交书面答辩状
启动二审程序
不上诉
判决、裁定生效
结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