涵盖民间借贷、企业欠款、担保追偿等场景,提供借条规范、诉讼催收、破产清算等解决方案,帮助个人与企业高效回笼资金,规避债务陷阱。
对女方有利的离婚协议

对女方有利的离婚协议

《民法典》第1087条,离婚协议要体现照顾子女、女方和无过错方权益原则。专业律师提醒,女方想要争取有利条款,必须把握三个核心:财产分割倾斜比例、子女抚养费弹性约定、家务劳动补偿金写入协议。法院判例显示,全职太太获得60%-70%共同财产的案例逐年增加,关键在于要系统举证对家庭的隐性贡献。

手把手教你设计护身符式离婚协议

闺蜜小陈去年离婚时,在协议里加了句若男方三年内购房需补偿首付20%,结果今年前夫真的买了学区房,她白捡了30万!这种智慧条款的秘诀在于:把未来发生的收益提前锁定。

追小偷致其死亡,该不该担责

追小偷致其死亡,该不该担责

看到小偷逃跑就死命追赶,结果对方意外死亡,这事儿在法律上真要坐牢!《刑法》第十五条和第十六条,关键要看追赶行为是否应当预见死亡后果。举个真实案例:杭州某超市老板追小偷时推搡致其摔死,法院认定存在过失判刑1年。但是正常追赶中对方自己心脏病发作,无需担责。记住:抓贼可以,玩命不行!

追小偷背后的法律博弈

去年郑州发生过这么个事:外卖小哥追偷车贼,小偷慌不择路被车撞死。法院判小哥无责,为啥?因为全程没肢体接触,追赶路线也正常。但要是你拿着菜刀边追边喊砍死你,哪怕没真砍到,小偷吓得跳河淹死,这锅就得背定了。

民事欠款纠纷会被拘留吗

民事欠款纠纷会被拘留吗

看到拘留两个字很多人腿都软了,但民事欠款纠纷真能让人进去蹲号子吗?《民事诉讼法》第114条和《刑法》第313条,我可以负责任的告诉你:单纯欠钱不还不会坐牢!民事纠纷和刑事犯罪是两码事,就像菜市场吵架和持刀抢劫的区别。不过有个例外情况——要是你明明有钱却故意当老赖,法院判决后还玩失踪、转移财产,那涉嫌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最高能判7年!

为什么说普通欠款不用慌?

举个真实的例子:张三借给李四10万做生意,结果李四亏得底朝天。法院判李四还钱,但他确实穷得叮当响。这种情况法院顶多把他列入失信名单,限制高消费,绝对不会戴手铐抓人。毕竟法律也讲人情,不会逼着乞丐还债。不过要是发现李四偷偷把名下房产过户给亲戚,那性质就变了,要吃牢饭了。

如果强制执行没钱怎么办

如果强制执行没钱怎么办

当法院判决进入执行阶段却发现对方没钱时,《民事诉讼法》第517条明确规定:经调查确认被执行人确无财产可供执行,法院可裁定终结本次执行程序。但这绝不债务消失,最高人民法院规定,只要发现被执行人有新的财产线索,债权人随时可申请恢复执行。实务中法院会通过查询银行账户、不动产、车辆、证券等16类财产信息,结合现场搜查确定履行能力。

面对强制执行没钱的五大生存指南

去年处理过的一个真实案例:老王被追债50万,名下仅有辆开了8年的国产车。我们帮他把微信余额控制在300元内,每月工资留足基本生活费后按时划扣,最终与债权人达成5年分期协议。这里给大家支几招:

被执行人将财产转移给配偶

被执行人将财产转移给配偶

《民法典》第1092条和《民事诉讼法》司法解释,被执行人将财产无偿或低价转移给配偶的行为,构成恶意逃避债务。法院在认定时主要看三点:转移时间是否发生在债务形成后、交易价格是否明显不合理、是否损害债权人利益。即使双方存在真实婚姻关系,只要符合上述特征,债权人仍可申请撤销该财产转移行为。

夫妻财产转移的常见套路与破解方法

老张欠了供应商80万货款,收到法院传票后,连夜把名下两套房过户给妻子,自己银行卡也只剩三位数。这种金蝉脱壳的套路在现实中屡见不鲜。常见的转移手段包括:

欠的钱要不到怎么处理

欠的钱要不到怎么处理

朋友借钱不还、合作方拖欠尾款、网贷平台玩消失...遇到这些糟心事,很多人第一反应就是能不能告他?从法律角度来说,欠钱不还确实可以通过法律途径解决,但要这3个关键点:第一必须有借款证据(借条、转账记录、聊天记录),第二要在3年诉讼时效内起诉,第三要搞清楚对方有没有还款能力。记住,法律是保护权益的一道防线,但绝不是唯一手段。

一、先礼后兵:私下协商的实用技巧

别急着上法院,试试这几个接地气的办法:
1. 挑对时间要账:月底发工资、过年过节前,这时候对方手头宽裕

怎么判定有无能力偿还

怎么判定有无能力偿还

《民法典》第527条和《民事诉讼法》执行程序规定,判定有无偿还能力主要看三个硬指标:一是名下是否有可执行财产(房产、存款、车辆等),二是持续收入能否覆盖基本生活+债务,三是债务是否超过收入5年偿还能力。法院执行局最常用的方法就是查银行流水、查社保缴纳记录、查不动产登记信息,俗称三查原则。老张欠债50万但月薪只有5000,法院就会算他每月最多能还2000,要还完得20年——这种情况就会被认定无偿还能力。

欠钱的人说没钱还?教你五招看穿真假老赖

第一招看消费记录,嘴上喊穷却天天晒网红餐厅打卡的,支付宝年度账单10万+的,这种明显在装穷。第二招查隐形财产,重点看近两年有没有突然把房子过户给亲戚,或者把车转到朋友名下。第三招盯工作变动,上个月还是公司高管,这个月就变成待业人员,很是故意辞职躲债。第四招对比债务规模,月薪3万欠信用卡5万的说还不上,和月薪5千欠网贷50万的真还不上,傻子都能看出来差别。第五招看应对态度,真正困难的人会主动协商分期,老赖则是电话不接微信拉黑玩消失。

债权清偿优先顺序

债权清偿优先顺序

《企业破产法》第113条和《民法典》相关规定,债权清偿遵循有担保优先、特殊债权次之、普通债权的法定顺序。简单来说就像超市结账的快速通道:持有抵押物/质押物的担保债权是VIP客户,破产费用和共益债务是工作人员专用通道,职工工资、社保属于老弱病残孕绿色通道,税款是政府专用窗口,才轮到普通债权人排队。

不同场景下的清偿顺序实战解析

案例一:老王工厂破产清算,账上还剩300万。支付了20万评估费(破产费用),偿还了银行150万厂房抵押贷款(担保债权),补发了30万员工工资,缴纳了50万税款,剩下的50万由20家供应商按比例分配。

执行行为异议和执行标的异议

执行行为异议和执行标的异议

当法院判决进入执行阶段,经常听到被执行人嚷嚷要提执行异议。但您知道吗?执行异议还分执行行为异议和执行标的异议两种类型,这哥俩就像执行程序中的矛与盾,专门用来纠正执行过程中的问题。《民事诉讼法》第232条和234条规定,前者针对执行程序本身,后者则瞄准执行对象,专业术语叫执行标的。执行行为异议是投诉法院执行方式不对,执行标的异议是主张你们执行的东西根本不是我的。

这俩异议怎么用?教你一招鲜吃遍天

去年有个真实案例特别典型:老王欠债200万,法院把他名下宝马车查封了。这时候老王前妻跳出来说车是离婚时分给她的,这就是典型的执行标的异议。而法院大半夜来贴封条,或者拍卖过程没通知当事人,这就该提执行行为异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