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务人把财产转移给配偶
《民法典》第538条和539条规定,债务人将财产无偿或明显不合理低价转让给配偶,损害债权人利益的,债权人可请求法院撤销该行为。关键在于是否具有恶意逃避债务的主观故意,在债务形成后突击过户房产、离婚时约定财产全归配偶等行为,都被认定为无效财产转移。
这些财产转移套路正在被法院严查
去年杭州某服装厂老板王某,在拖欠供应商货款580万后,突然把名下3套房产过户给妻子,自己则声称净身出户。债权人起诉后,法院不仅撤销了房产过户,还查封了其妻子银行账户。这个案例告诉我们:
1. 房产过户要谨慎:婚后购房即便登记在配偶名下,仍被认定为夫妻共同财产。突击过户行为若发生在债务产生后6个月内,被撤销概率高达90%
2. 存款转账有风险:大额资金频繁转入配偶账户,需要合理解释资金用途。某案件中丈夫每月转账5万元给妻子,被法院认定属于隐匿财产
3. 公司股权别乱送:把公司股权0元转让给配偶,构成明显不合理低价转让。深圳某科技公司老板被判决赔偿债权人2100万元
聪明夫妻的财产规划指南
真正要保护配偶财产,建议在债务风险出现前做好这三步:
第一招:签订婚内财产协议。像某上市公司高管夫妇,婚前就约定女方名下5套房产为个人财产,成功抵御了男方后期的经营债务
第二招:购买人寿保险。指定配偶为受益人的保单,保险法第23条,保险金不属于遗产,可规避债务追偿
第三招:设立家族信托。某企业家将2亿元资产装入信托,约定配偶享有受益权,既保证生活品质又隔离了债务风险
常见问题解答
1. 转移给配偶的财产一定会被追回吗?
不一定。转移发生在债务产生前2年以上,且能证明资金来源于配偶个人财产,法院认定有效。关键要保留转账凭证、财产来源证明等证据链。
2. 假离婚净身出户能逃避债务吗?
最高法典型案例明确:通过离婚协议将财产全部分配给配偶的,债权人仍可主张执行夫妻共同财产中债务人应得份额。某案例中即使离婚3年,前妻账户中800万仍被强制执行。
3. 如何证明对方恶意转移财产?
建议收集三类证据:银行流水(显示大额异常转账)、不动产登记变更记录、微信聊天记录(如先把钱转给你避债等对话)。杭州某案件就是通过恢复微信记录锁定转移证据。
4. 婚前转移财产是否绝对安全?
要看债务性质。是婚后共同债务,婚前转移仍被追责。江苏高院判决案例显示,男方婚前转移的300万存款,仍需用于偿还夫妻共同经营产生的债务。
5. 债权人发现转移财产怎么办?
应立即采取三步应对:1.申请财产保全冻结相关账户 2.在知道转移行为起1年内起诉撤销(民法典第541条)3.收集转账记录、不动产登记信息等证据。某上海案例中债权人通过律师调查令,成功追回已转移到境外的1800万资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