销售合同和购销合同
刷短视频时看到有人说销售合同和购销合同天差地别,吓得我赶紧翻开《民法典》查证。其实《民法典》第595条,这两种合同在法律性质上完全一致,都是出卖人转移标的物所有权、买受人支付价款的典型合同。实务中之所以出现不同叫法,更多是行业惯例使然——建材行业偏爱购销合同,跨境电商常用销售合同,本质上都是同一套法律规则在支撑。
这些合同陷阱你正在踩
去年处理过一起服装厂纠纷,合同里写着货到付款,结果买方收到货后硬说没见到提货单不算货到。气得老板拍桌子:老子亲自开车送的货!还是赔了违约金。所以现在帮企业审合同,我都会特别标注清楚货到以签收单日期为准。
见过最离谱的是用微信谈妥百万订单,双方老板在饭局上碰个杯就当签约了。结果市场行情突变,买方翻脸不认账,法院判决时因为缺少关键条款,卖方只能吃哑巴亏。所以就算再熟的客户,至少要把标的物、数量、价款这些核心要素写进书面合同。
新型合同纠纷实录
最近直播带货圈出了件新鲜事,某网红在直播间口播买三送五,粉丝下单后只收到三件商品。商家搬出合同里本活动最终解释权归公司所有的条款,结果被市监局认定格式条款无效。现在帮MCN机构做合规,我们都会在合同里加一句优惠活动以订单页面公示为准。
还有个做跨境电器的客户更冤,合同约定USD结算,结果恰逢汇率暴跌,光汇差就亏了辆保时捷。现在给他们拟合同都会特别注明按银行当日现汇卖出价折算,最近半年再没出过类似问题。
小白也能看懂的签约避坑指南
建议每个老板办公室都备本《民法典合同编》,重点标红第470条。签合同前务必核对七大要素:当事人信息、标的、数量、质量、价款、履行期限、违约责任。上次帮餐饮连锁品牌审加盟合同,发现对方把特许使用费写成服务费,仅这一字之差就能省下几十万税费。
遇到定金和订金分不清的,直接记住口诀:定金双倍赔,订金可退回。去年有个家具店案例,顾客交的3万元写成订金,后来取消订单居然全额退款,老板肠子都悔青了。
高频问题答疑专场
电子合同真的具有法律效力吗?
完全合法!《电子签名法》第14条,可靠的电子签名与手写签名具有同等效力。但要三点:1.使用工信部认证的签约平台 2.关键条款要做醒目标注 3.最好同步做电话录音确认。去年我们经手的网络服务合同纠纷,法院正是依据法大大平台的签约日志判我方胜诉。
对方迟迟不付款怎么合法催账?
分四步走:1.发书面催告函(保留快递单)2.超30天可主张违约金 3.满60天可解除合同 4.同步申请财产保全。有个窍门:在合同里约定日千分之一违约金,这个标准法院支持。去年帮建材商追款,违约金部分就要回了18万。
格式条款怎么避免被认定无效?
记住三个关键:1.采用加粗/变色等显著提示 2.在签约时另附说明页让乙方单独签字 3.不设置明显不公平条款。某健身会所曾把会员卡概不退费印在合同背面小字,被法院判赔后,现在都改成单独签署《特殊条款确认书》了。
遇到货品质量问题如何取证?
立即做四件事:1.现场拍摄视频(含外包装、瑕疵部位、环境全景)2.找公证处做证据保全 3.发送书面质量异议函 4.在合理期限内提出主张。去年处理过一批进口红酒变质案件,正是靠海关监控视频和SGS检测报告打赢了官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