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购销合同注意什么

刚入行的包工头老张拿着建筑购销合同找我:这合同上写着‘按市场价结算’,现在钢筋价格翻倍了,供应商非要涨价怎么办?这可不是个案!《民法典》第595条,建筑购销合同作为特殊的买卖合同,既要遵循合同自由原则,更要防范开口条款带来的法律风险。今天咱们就聊聊签合必须死磕的六个核心点。

一、签合同不是买菜 这些细节能救命

去年某工地就栽在合同主体上——供应商用的是个体户执照签合同,结果出问题后对方直接注销跑路。签合同前必须查清对方:公司看营业执照和资质证书,个人要身份证和经营许可。记得上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查老底,别嫌麻烦!

见过最离谱的合同标的描述是:供应工地需要的建筑材料。结果供应商送来的水泥标号全不对,打官司都说不清。正确的写法得精确到品牌+型号+技术参数,海螺牌PO42.5水泥,3天抗压强度≥17MPa。

二、付款方式藏着大雷 这样约定最稳妥

某项目约定货到付款,结果供应商把货堆在工地门口就要钱,耽误三天损失十几万。建议采用3331付款法:30%预付款+30%进度款+30%验收款+10%质保金。特别要写清付款以到达供方账户为准,避免扯皮。

建筑购销合同注意什么

遇到最奇葩的违约条款是违约方需赔偿损失——跟没说一样!建议化:迟延交货每天罚合同价0.5%,质量问题退一赔三。别忘了约定守约方维权产生的律师费、差旅费由违约方承担。

三、验收环节最容易撕逼 教你三招防身术

去年有个经典案例:工地签收单只写了水泥50吨,没写验收结果。后来发现质量问题,法院判买方输。记住验收四要素:1.抽样比例 2.检测机构 3.复检期限 4.默认合格条款。建议加上买方应在3个工作日内书面提出质量异议,逾期视为验收合格。

见过最聪明的质保条款是:质保期自一批货物验收合格起算2年,质保金为合同总价5%,无息返还。既符合行业惯例,又避免质保金被无限期扣押。

四、五大灵魂拷问 搞明白不吃亏

Q1:合同没写单价涨幅怎么办?

去年钢材暴涨时期,好多项目栽在这里。解决办法:①约定价格调整公式,基准价参照签合我的钢铁网报价,波动超5%双方协商调整 ②采用开口合同要设置价格上限 ③分批采购的要明确调价周期。

Q2:送货单签字有什么讲究?

血泪教训:某采购员在送货单上签收到,结果被认定为验收合格。正确姿势:①指定唯一签收人 ②使用项目部公章 ③备注仅对数量签收,质量待检 ④要求同步提供质量证明文件。

Q3:对方用格式合同怎么办?

记住《民法典》496条:提供格式条款方未履行提示说明义务的,对方可主张条款不成为合同内容。遇到霸王条款时:①用红色字体标注异议内容 ②通过补充协议修改 ③在合同空白处手写备注 ④保存沟通记录。

Q4:发票怎么约定才保险?

吃过亏的都知道要写清:①先开票后付款 ②明确发票类型(专票/普票) ③税率单独约定 ④虚开责任条款。建议加上供方开具不合格发票的,买方有权顺延付款且不承担违约责任。

Q5:工地停工能终止合同吗?

关键看不可抗力条款怎么写!建议包括:①明确停工超30日可解除合同 ②已供货物按实结算 ③合理分担损失 ④及时通知义务。别傻傻照搬遇不可抗力可解除合同的模板条款,要到建筑工程的特殊情况。

阅读此文章的还浏览了

起诉
7日内审查
符合立案条件,7日内缴纳诉讼费
法院受理并立案
提前三天通知当事人,公开审理的提前三天进行公告
开庭审理
(简易程序三个月内审结),普通程序6个月内审结
宣布开庭 > 法庭调查 > 举证质证 > 法庭辩论 > 法庭调解
调解协议
达成调解协议,双方签收后生效
未达成调解协议
合议庭裁决或裁判
不同意
判决15日内,裁定10内提起上诉
启动二审程序
同意
当事人履行协议或申请执行
结案
公诉
7日内审查
一审庭审
正常审理(2-3个月)
一审宣判
提前3天通知当事人,公开审理的提前3天进行公告
有罪/无罪/不负刑事责任
不服判决,上诉(被告10日内)
向原审或上级法院提起上诉书
二审法院决定审理
全面审理,上诉不加刑
被害人及法定代理人提出(原告10日内)
一审法院回级监察员复查决定
确有错误,抗诉
向原法院提交抗诉书
不抗诉
法院立案
5日内
起诉状副本送达被告
15日内
举证答辩
被诉主提出答辩状,提供证据和行为依据
开庭审理
调解协议法院作出判决、裁定
上诉
收到上诉状之日起10日内提交书面答辩状
启动二审程序
不上诉
判决、裁定生效
结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