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度合同履行情况报告

最近好多老板都在问:这个年度合同履行情况报告到底有没有法律效力啊?不交会不会吃官司?今天咱们就从《民法典》第509条说起。法律规定当事人应当按照约定全面履行义务,而年度报告就是履行过程的体检报告单。举个真实案例,去年杭州某科技公司就因为没有按时提交年度履行报告,被合作方抓住把柄索赔180万,法院最终认定构成未充分履行通知义务。

这份报告比你想象的重要100倍

上周刚处理完一个建材公司的纠纷,就因为年度报告里没写清楚物流延误情况,对方抓住这点要求解除合同。其实做好年度报告能带来三大好处:

1. 相当于给合作方喂定心丸:我们公司去年按时完成了87%的供货量,剩下13%是因为不可抗力(附上暴雨红色预警文件)

年度合同履行情况报告

2. 提前发现风险点:发现某个分销商连续3个月延迟付款,马上启动风险预案

3. 明年谈判的筹码:把超额完成的KPI数据亮出来,续约时底气十足

手把手教你写份专业报告

别被模板困住手脚!去年给某直播基地做的报告就很有意思:他们用数据可视化展示主播孵化进度,把违约的MCN机构用红标标注,还附录了粉丝增长曲线图。关键要把握4个核心模块:

【合同概况】别光写签约日期,重点标注本合同含有对赌条款这类关键信息

【履行实况】学学京东的做法,用准时交付率98.7%代替基本按时完成

【问题清单】参考上市公司年报的写法,把问题分为已解决和待处理两类

【改进方案】学小米的OKR体系,把整改措施量化成Q2前建立三家备用供应商

老板们最头疼的5大问题

问题1:所有合同都要做年度报告吗?

看合同有没有约定!但就算没写,建议标的额50万以上的都要做。去年北京法院有个判例,200万的咨询合同虽无约定,但法官认为按交易习惯应当定期通报

问题2:发现对方造假怎么反击?

立即发函要求核对原始凭证。去年我们帮客户在对方报告中找出3处数据矛盾,最终成功主张违约金。记得引用《民法典》第148条关于欺诈的规定

问题3:小微企业怎么做省事?

试试一页纸报告:左边列合同关键条款,右边贴履行证据截图。见过最聪明的做法是餐饮老板直接上传明厨亮灶的视频链接当履约证明

问题4:逾期提交后果多严重?

分三种情况:合同明确约定为生效条件,直接终止;是普通条款,按《民法典》第583条主张损害赔偿;要是导致对方重大损失,触发第563条法定解除权

问题5:电子数据怎么才算有效?

务必做区块链存证!去年苏州中院首次采信区块链存证的履约报告。推荐使用公证云等平台,每月才30块但能防止数据篡改

阅读此文章的还浏览了

起诉
7日内审查
符合立案条件,7日内缴纳诉讼费
法院受理并立案
提前三天通知当事人,公开审理的提前三天进行公告
开庭审理
(简易程序三个月内审结),普通程序6个月内审结
宣布开庭 > 法庭调查 > 举证质证 > 法庭辩论 > 法庭调解
调解协议
达成调解协议,双方签收后生效
未达成调解协议
合议庭裁决或裁判
不同意
判决15日内,裁定10内提起上诉
启动二审程序
同意
当事人履行协议或申请执行
结案
公诉
7日内审查
一审庭审
正常审理(2-3个月)
一审宣判
提前3天通知当事人,公开审理的提前3天进行公告
有罪/无罪/不负刑事责任
不服判决,上诉(被告10日内)
向原审或上级法院提起上诉书
二审法院决定审理
全面审理,上诉不加刑
被害人及法定代理人提出(原告10日内)
一审法院回级监察员复查决定
确有错误,抗诉
向原法院提交抗诉书
不抗诉
法院立案
5日内
起诉状副本送达被告
15日内
举证答辩
被诉主提出答辩状,提供证据和行为依据
开庭审理
调解协议法院作出判决、裁定
上诉
收到上诉状之日起10日内提交书面答辩状
启动二审程序
不上诉
判决、裁定生效
结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