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定撤销权的条件有哪些
《民法典》第147-151条规定,法定撤销权主要包含五大触发条件:当合同存在重大误解、显失公平、被欺诈、被胁迫或乘人之危的情形时,受损方有权请求法院或仲裁机构撤销合同。举个通俗的例子,就像你在商场买到假货,商家故意隐瞒商品缺陷,这就构成欺诈,你可以行使撤销权让交易回到原点。
你以为的正常交易藏着这些坑
去年我经手一个真实案例:老王花60万买了套学区房,过户后才发现中介故意隐瞒了房屋的抵押情况。这种情况就属于典型的欺诈行为,老王最终成功撤销了购房合同。其实生活中很多看似正常的交易,都暗藏行使撤销权的机会。
重大误解最常见的就是标价错误。超市把999元的电饭煲标成99元,顾客大量抢购后商家发现错误。这种情况下,商家可以重大误解为由主张撤销合同,但必须及时提出。
这五种情况记得拿起法律武器
第一种是欺诈,就像二手车商调表后隐瞒真实里程数。第二种胁迫更严重,有人拿隐私照片威胁你签借款合同。第三种重大误解常见于古董交易,把民国瓷器当明代官窑买。第四种显失公平就像疫情期间高价卖口罩,乘人之危利用对方重病急需用钱压低房价。
有个冷知识很多人不知道:即使合同已经履行完毕,只要在5年除斥期间内发现被欺诈,仍然可以主张撤销。上个月刚有个当事人成功撤销了3年前的加盟合同,因为品牌方伪造了特许经营资质。
常见问题答疑
Q1:发现被欺诈后多久必须申请撤销?
法律规定知道或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1年内,最长不超过5年。就像食品过期后才发现质量问题,只要在时限内都能维权。
Q2:微信聊天记录能作为证据吗?
完全可以!现在电子证据都被认可。记得保存完整的聊天记录、转账记录,必要时可以做公证。去年有个案子就是靠微信里的语音消息锁定对方欺诈事实。
Q3:合同撤销后还需要赔偿吗?
不仅要返还财产,过错方还要赔偿损失。房子过户后撤销交易,不仅要退回房款,还要赔偿买家装修损失和房价上涨的差价。
Q4:能只撤销合同部分条款吗?
原则上不行!撤销权针对整个合同。但是多个独立合同组成的套餐,可以单独撤销存在问题的部分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