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间协议违约责任

《民法典》第961条规定,居间协议是居间人向委托人报告订立合同的机会或提供媒介服务,委托人支付报酬的合同。居间人未履行如实报告义务、隐瞒重要事实或提供虚假信息时,需承担违约责任。杭州某房产中介因隐瞒房屋抵押信息被判赔偿买方36万元的案例,就典型体现了居间人未尽核实义务的法律后果。

居间协议违约让你赔得倾家荡产

去年接触过一个建材供应商案例,居间人收取20万服务费后玩失踪,导致企业错过招标窗口期直接损失200多万订单。这暴露出居间协议违约的三个致命风险点:第一是信息真实性难以把控,第二是服务过程缺乏监督,第三是损失赔偿举证困难。

常见违约情形包括:居间人伪造客户资质文件、买卖双方跳单私下交易、未按约定时间促成签约、泄露商业秘密等。特别要跳单风险,上海某科技公司通过中介接触投资方后绕开签约,最终被判支付双倍中介费。

居间协议违约责任

五个实战避坑指南

1. 签约时要求居间方提供成功案例的合同编号(可打码)
2. 约定分期支付居间费,一笔在交易完成时支付
3. 明确约定服务期限,超期自动终止协议
4. 增加保密条款违约赔偿细则
5. 保留所有沟通记录,重要事项要求书面确认

遇到违约的正确处理姿势

立即发函要求继续履约,同步着手收集证据链:包括聊天记录、转账凭证、服务成果文件等。某跨境电商企业就因保存了居间人承诺引进品牌方的邮件记录,成功追回已支付的50万预付款。若协商无果,务必在知道违约行为后一年内提起诉讼。

常见问题解答

居间人隐瞒关键信息怎么办?

可依据《民法典》第963条主张赔偿,北京判例显示,中介隐瞒商铺产权纠纷被判退还全部佣金并赔偿装修损失。要举证证明隐瞒信息与损失的直接关联性。

违约金约定过高有效吗?

《民法典》第585条,违约金超过实际损失30%可申请调整。建议将违约金设置为居间费的2-3倍,既形成约束又符合司法实践。

跳单需要支付报酬吗?

居间人已提供真实交易机会,即便未签正式合同仍需付费。参考最高人民法院指导案例,某公司利用中介提供的联系方式私下成交,最终被判支付约定报酬的80%。

阅读此文章的还浏览了

起诉
7日内审查
符合立案条件,7日内缴纳诉讼费
法院受理并立案
提前三天通知当事人,公开审理的提前三天进行公告
开庭审理
(简易程序三个月内审结),普通程序6个月内审结
宣布开庭 > 法庭调查 > 举证质证 > 法庭辩论 > 法庭调解
调解协议
达成调解协议,双方签收后生效
未达成调解协议
合议庭裁决或裁判
不同意
判决15日内,裁定10内提起上诉
启动二审程序
同意
当事人履行协议或申请执行
结案
公诉
7日内审查
一审庭审
正常审理(2-3个月)
一审宣判
提前3天通知当事人,公开审理的提前3天进行公告
有罪/无罪/不负刑事责任
不服判决,上诉(被告10日内)
向原审或上级法院提起上诉书
二审法院决定审理
全面审理,上诉不加刑
被害人及法定代理人提出(原告10日内)
一审法院回级监察员复查决定
确有错误,抗诉
向原法院提交抗诉书
不抗诉
法院立案
5日内
起诉状副本送达被告
15日内
举证答辩
被诉主提出答辩状,提供证据和行为依据
开庭审理
调解协议法院作出判决、裁定
上诉
收到上诉状之日起10日内提交书面答辩状
启动二审程序
不上诉
判决、裁定生效
结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