违约责任的类型有哪些

《民法典》规定,违约责任的核心类型包括以下五种:继续履行、赔偿损失、违约金、定金罚则和其他补救措施。这些责任形式既可以单独适用,也可以组合使用,要看合同约定和实际违约情况。你买房签了合同却反悔不买了,卖家既可以要求你继续付款过户(继续履行),也可以主张赔偿房价上涨的差价(赔偿损失)。接下来咱们就用大白话聊聊这些责任到底怎么用。

一、继续履行:说好的承诺必须兑现

继续履行就像老师让学生补作业,合同明明说好了要做的事,违约方必须做完才算完。你定制了一套家具付了定金,结果厂家拖延交货,这时候你就可以要求他们必须按约定做好送来。但要三种特殊情况不能用这招:
1. 法律上或事实上做不到(定制的婚纱被烧毁了)
2. 标的不适合强制履行(请明星演出,人家罢演了总不能绑着上台)
3. 债权人在合理期限内没催要

二、赔偿损失:算清楚这笔违约账

这是最常见的追责方式,相当于给违约行为明码标价。租客提前退租,房东扣的押金不够弥补空置期损失,就可以起诉要求补差额。赔偿范围包括实际损失+可得利益损失,但不得超过违约方订立合预见的损失。有个经典案例:工厂延迟交付设备导致客户错过黄金销售期,法院判决赔偿设备款20%的利润损失。

三、违约金:合同里的价格标签

签合约定的违约金就像提前贴好的价签,违约直接按数赔偿。购房合同里常见的日万分之五违约金,卖家逾期交房就按天计算。但要:
1. 违约金过高(超过实际损失30%)可以申请调低
2. 违约金和赔偿损失一般不能主张
3. 即便没实际损失,守约方也可以要违约金

违约责任的类型有哪些

四、定金罚则:双倍返还的威力

定金是合同里的诚意金,规则简单粗暴——付定金方违约不退,收定金方违约双倍返还。买车交了1万定金反悔,这钱就打水漂;要是4S店不卖车了,就得赔你2万。特别:
1. 定金不能超过合同总价20%
2. 定金和违约金只能二选一
3. 实际损失超过定金的可以额外索赔

五、其他补救措施:灵活应对违约

除了上述四大法宝,法律还留了个万能口袋,包括修理、重做、更换、退货、降价等。网购的手机有质量问题,你可以选择退货(解除合同)、换新机(继续履行)或者降价留用(补救措施)。去年有个网红案例:业主收房发现装修偷工减料,法院判决装修公司砸掉重做,这就是典型的补救措施。

关于违约责任的5个灵魂拷问

问题1:违约金和赔偿损失有什么区别?

违约金是事前约定好的明码标价,不用证明实际损失;赔偿损失需要计算实际损失金额。两者只能选一个,但违约金不足以弥补损失,可以要求补差额。

问题2:定金和违约金能要吗?

不能!《民法典》588条明确规定二选一。合同约定了10万定金和20万违约金,违约时最多只能要10万定金或20万违约金。

问题3:没约定违约金怎么办?

可以主张赔偿实际损失,需要收集证据证明损失金额。供货商延迟交货导致你赔偿下家的违约金、仓储费用、人工成本等,都可以索赔。

问题4:不可抗力违约要赔钱吗?

《民法典》590条,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的,部分或全部免除责任。但要及时通知对方并提供证明,疫情封控的政府通告。

问题5:租房提前退租算哪种违约?

适用赔偿损失,押金抵扣后不足部分可继续追偿。合同有明确约定违约金条款(扣两个月租金),则按违约金处理。

阅读此文章的还浏览了

起诉
7日内审查
符合立案条件,7日内缴纳诉讼费
法院受理并立案
提前三天通知当事人,公开审理的提前三天进行公告
开庭审理
(简易程序三个月内审结),普通程序6个月内审结
宣布开庭 > 法庭调查 > 举证质证 > 法庭辩论 > 法庭调解
调解协议
达成调解协议,双方签收后生效
未达成调解协议
合议庭裁决或裁判
不同意
判决15日内,裁定10内提起上诉
启动二审程序
同意
当事人履行协议或申请执行
结案
公诉
7日内审查
一审庭审
正常审理(2-3个月)
一审宣判
提前3天通知当事人,公开审理的提前3天进行公告
有罪/无罪/不负刑事责任
不服判决,上诉(被告10日内)
向原审或上级法院提起上诉书
二审法院决定审理
全面审理,上诉不加刑
被害人及法定代理人提出(原告10日内)
一审法院回级监察员复查决定
确有错误,抗诉
向原法院提交抗诉书
不抗诉
法院立案
5日内
起诉状副本送达被告
15日内
举证答辩
被诉主提出答辩状,提供证据和行为依据
开庭审理
调解协议法院作出判决、裁定
上诉
收到上诉状之日起10日内提交书面答辩状
启动二审程序
不上诉
判决、裁定生效
结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