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担违约责任的基本形式不包括

《民法典》第577条规定,违约责任的基本形式包括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赔偿损失、支付违约金和适用定金罚则。但很多人容易混淆的是,承担违约责任的基本形式不包括刑事责任、行政责任以及道德层面的惩罚。坐牢、吊销营业执照或者公开道歉等,都不属于民法典规定的违约救济手段。这个区别是理解违约责任范围的关键分水岭。

承担违约责任的基本形式不包括

为什么这些形式不在违约责任清单里?

想象一下张三和李四签了买卖合同,李四延迟交货需要赔偿违约金,这时候法院不判李四去坐牢——因为违约属于民事法律关系调整范围。就像打游戏有不同规则,刑事责任是王者局的惩罚,而违约责任更像是钻石局的经济补偿机制。

去年有个典型案例:某网红带货违约被索赔500万,直播间很多网友喊着要封杀她的账号。但封号属于平台自治行为,和违约责任中的赔偿金完全不是一回事。这就像你外卖迟到被差评,商家需要赔优惠券,但不会被吊销食品经营许可证。

常见问题解答

问题1:承担违约责任需要坐牢吗?

不需要!坐牢属于刑事处罚,合同诈骗涉及犯罪,但单纯的违约就像打牌输了要给筹码,不需要进监狱。杭州中院有个判决,违约方虽然造成对方损失380万,也只是赔偿本金加利息。

问题2:赔礼道歉算违约责任吗?

不算哦!民法典179条规定的赔礼道歉是人格权保护方式。你违约还辱骂对方,需要道歉,但单纯违约就像分手不说理由,法律只要求你赔钱不要求说对不起。

问题3:行政处罚能代替违约责任吗?

不能互相替代!就像交通违章被罚款还要赔别人修车费。某建筑公司未按时完工被住建局处罚20万,仍需按合同向甲方支付延期违约金,这两个责任是平行存在的。

问题4:精神损失费属于违约责任吗?

原则上不包括!最高院明确违约之诉一般不赔精神损害。但有个例外:签的是婚纱摄影合同,影楼弄丢照片导致新人精神痛苦,这种情况突破常规获得赔偿。

问题5:没收财产算违约形式吗?

这是典型的刑事手段!违约责任讲究的是损失填平,而不是惩罚。疫情期间某口罩厂违约,法院判决双倍返还定金,但绝不会没收工厂设备——那属于刑事诉讼中的财产刑。

阅读此文章的还浏览了

起诉
7日内审查
符合立案条件,7日内缴纳诉讼费
法院受理并立案
提前三天通知当事人,公开审理的提前三天进行公告
开庭审理
(简易程序三个月内审结),普通程序6个月内审结
宣布开庭 > 法庭调查 > 举证质证 > 法庭辩论 > 法庭调解
调解协议
达成调解协议,双方签收后生效
未达成调解协议
合议庭裁决或裁判
不同意
判决15日内,裁定10内提起上诉
启动二审程序
同意
当事人履行协议或申请执行
结案
公诉
7日内审查
一审庭审
正常审理(2-3个月)
一审宣判
提前3天通知当事人,公开审理的提前3天进行公告
有罪/无罪/不负刑事责任
不服判决,上诉(被告10日内)
向原审或上级法院提起上诉书
二审法院决定审理
全面审理,上诉不加刑
被害人及法定代理人提出(原告10日内)
一审法院回级监察员复查决定
确有错误,抗诉
向原法院提交抗诉书
不抗诉
法院立案
5日内
起诉状副本送达被告
15日内
举证答辩
被诉主提出答辩状,提供证据和行为依据
开庭审理
调解协议法院作出判决、裁定
上诉
收到上诉状之日起10日内提交书面答辩状
启动二审程序
不上诉
判决、裁定生效
结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