违约责任构成的三个要件

《民法典》第五百七十七条,违约责任构成需要满足三个核心要件:第一是存在合法有效的合同关系,第二是一方实施了违约行为,第三是违约方不存在法定或约定的免责事由。这三个要件就像法律三角凳,少一条腿整个主张就站不住脚。你网购遇到商家不发货,得确认你和商家确实存在有效订单(要件一),商家确实没按时发货(要件二),商家不能拿出因疫情封城无法发货等正当理由(要件三),这时候才能成功主张违约责任。

真实案例告诉你违约责任怎么算

去年有个朋友租房遇到糟心事特别典型。他和房东签了两年合同,结果刚住半年房东就要涨价,威胁不搬走就换锁。这种情况租房合同合法有效(要件一成立),房东单方面涨价属于根本违约(要件二到位),房东说房子是我的想怎样就怎样显然不是法定免责理由(要件三满足)。朋友不仅拿回押金,还让房东赔了一个月租金。这说明违约责任认定在日常生活里特别实用,关键时刻能帮你守住钱袋子。

新型违约场景你遇到过吗?

现在直播带货火出天际,违约花样也翻新了。有个商家花10万请网红带货,合同写明保底卖出500单。结果网红用机器人刷了300单假数据,实际成交不到100单。这里三个要件全中:电子合同有效、网红虚构数据构成违约、不能以数据异常推脱责任。法院判决网红不仅要退还服务费,还要赔偿商家备货损失。这提醒我们,签电子合要把履约标准写清楚,约定以实际签收量为准,避免被数据游戏坑。

违约责任构成的三个要件

常见问题答疑

没造成实际损失还要承担违约责任吗?

当然要!民法典规定违约责任不以实际损失为前提。装修公司迟延完工30天,就算业主还没入住,也要支付违约金。这就像订了生日蛋糕商家却迟到两小时,哪怕派对没取消,商家照样要承担责任。

口头约定违约能追究责任吗?

能但难!合同法,口头协议也有效,但举证难度大。朋友借车说好给200块油费,结果用完车不给钱。这时候除非有录音或证人,否则很难证明约定存在。重要交易还是要白纸黑字,微信聊天记录也算书面形式哦。

不可抗力都能免责吗?

不一定!疫情这种公认的不可抗力可以免责,但要看是否真正影响履约。有个案子很典型:海鲜餐厅以疫情为由拒付租金,结果法院发现餐厅疫情期间一直做外卖,经营未受实质影响,判照付租金。记住,不可抗力必须直接导致无法履行义务才能免责。

违约金写多少都能获得支持吗?

想得美!法律规定违约金一般不超过实际损失30%。之前有个培训机构违约,合同写赔10倍学费,结果法院只支持了1.5倍。签合别乱写天价违约金,合理范围才能得到法律保护。

阅读此文章的还浏览了

起诉
7日内审查
符合立案条件,7日内缴纳诉讼费
法院受理并立案
提前三天通知当事人,公开审理的提前三天进行公告
开庭审理
(简易程序三个月内审结),普通程序6个月内审结
宣布开庭 > 法庭调查 > 举证质证 > 法庭辩论 > 法庭调解
调解协议
达成调解协议,双方签收后生效
未达成调解协议
合议庭裁决或裁判
不同意
判决15日内,裁定10内提起上诉
启动二审程序
同意
当事人履行协议或申请执行
结案
公诉
7日内审查
一审庭审
正常审理(2-3个月)
一审宣判
提前3天通知当事人,公开审理的提前3天进行公告
有罪/无罪/不负刑事责任
不服判决,上诉(被告10日内)
向原审或上级法院提起上诉书
二审法院决定审理
全面审理,上诉不加刑
被害人及法定代理人提出(原告10日内)
一审法院回级监察员复查决定
确有错误,抗诉
向原法院提交抗诉书
不抗诉
法院立案
5日内
起诉状副本送达被告
15日内
举证答辩
被诉主提出答辩状,提供证据和行为依据
开庭审理
调解协议法院作出判决、裁定
上诉
收到上诉状之日起10日内提交书面答辩状
启动二审程序
不上诉
判决、裁定生效
结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