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间协议什么时候签订

居间协议什么时候签订

《民法典》第九百六十一条规定,居间合同是居间人向委托人报告订立合同的机会或者提供订立合同的媒介服务,委托人支付报酬的合同。法律明确规定居间协议的签订时间应当早于主合同成立之前,在居间服务开始前就需签订书面协议。买卖双方确定合作意向后、正式交易前,居间人就需要与委托人签署协议明确权利义务,避免后期因服务范围、佣金支付等问题产生纠纷。

别让一纸协议耽误大事儿

老张最近想买个二手房,中介小哥带看了十几套房,相中一套三居室。正准备签约时中介突然掏出一份居间协议要他签字,老张当场就懵了:"咱都看完了才签协议,这不合规矩吧?"其实生活中很多人都会踩这个坑,今天咱就来唠唠居间协议到底该啥时候签。

黄金签约时间节点

最佳签约时机就像炒菜放盐,早了晚了都不对。建议在双方确定合作意向后马上签,分为三种情况:
1. 房产买卖:带看房之前签协议,明确中介责任
2. 商业合作:介绍资源前签协议,锁定服务范围
3. 金融中介:资金对接前签协议,约定佣金比例
去年有个建材商案例,中介介绍了个大客户,生意谈成后却拒付佣金。就因为没提前签协议,法院判中介白忙活,这就是活生生的教训。

签约前的避坑指南

签协议前记得做好三件事:
- 查资质:中介公司营业执照、从业资格一个不能少
- 留证据:微信聊天记录、带看房记录都要截图保存
- 抠细节:服务期限写成"自签订之日起至交易完成",比模糊的"服务期间"更保险
王女士去年买商铺,协议里写了"协助办理过户",结果中介收钱后撒手不管。要是当初写明"完成产权变更登记",这官司就好打多了。

特殊场景处理秘籍

遇到这几种情况要特别:
1. 跨国中介:记得约定适用哪国法律
2. 长期合作:建议每单业务单独签协议
3. 紧急委托:可以先用电子签约后补纸质版
做外贸的李老板就吃过亏,和外国中介合作没写法律适用条款,结果产生纠纷要在境外打官司,光是律师费就花了十几万。

常见问题解答

居间协议可以事后补签吗?

虽然法律没禁止补签,但风险极大。有个案例中介帮企业拿到政府补贴后补签协议,结果法院认定协议无效,中介一分钱没拿到。建议最迟在主要服务完成前签订。

签协议时要哪些条款?

重点盯着这5条:服务内容、完成标准、佣金计算方式、违约责任、协议解除条件。特别是佣金比例,一定要写明是合同金额的百分比还是固定数额。

不同行业签约时间有区别吗?

差别大了去了!建筑工程中介要在招投标前签,婚姻介绍所得在安排见面前签,知识产权中介需在专利申请前签。在服务开始前签最保险。

电子签约具有法律效力吗?

完全合法!现在正规电子签约平台都符合《电子签名法》要求。去年苏州法院就判决过一起电子居间协议纠纷,认定协议有效。不过记得保存好签约过程录像。

阅读此文章的还浏览了

起诉
7日内审查
符合立案条件,7日内缴纳诉讼费
法院受理并立案
提前三天通知当事人,公开审理的提前三天进行公告
开庭审理
(简易程序三个月内审结),普通程序6个月内审结
宣布开庭 > 法庭调查 > 举证质证 > 法庭辩论 > 法庭调解
调解协议
达成调解协议,双方签收后生效
未达成调解协议
合议庭裁决或裁判
不同意
判决15日内,裁定10内提起上诉
启动二审程序
同意
当事人履行协议或申请执行
结案
公诉
7日内审查
一审庭审
正常审理(2-3个月)
一审宣判
提前3天通知当事人,公开审理的提前3天进行公告
有罪/无罪/不负刑事责任
不服判决,上诉(被告10日内)
向原审或上级法院提起上诉书
二审法院决定审理
全面审理,上诉不加刑
被害人及法定代理人提出(原告10日内)
一审法院回级监察员复查决定
确有错误,抗诉
向原法院提交抗诉书
不抗诉
法院立案
5日内
起诉状副本送达被告
15日内
举证答辩
被诉主提出答辩状,提供证据和行为依据
开庭审理
调解协议法院作出判决、裁定
上诉
收到上诉状之日起10日内提交书面答辩状
启动二审程序
不上诉
判决、裁定生效
结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