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诉合同诈骗流程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224条,合同诈骗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财物的行为。起诉流程一般分为三个阶段:收集证据→报案或自诉→司法程序推进。来说,当事人需要先固定诈骗证据(如合同、转账记录、聊天记录等),向公安机关报案;公安机关立案侦查后移送检察院审查起诉;由法院审理判决。若公安机关未立案,受害人也可直接向法院提起刑事自诉。
遇到合同诈骗,普通人怎么操作最有效?
你付了10万定金给装修公司,结果对方卷款跑路,这时候千万别急着发朋友圈骂人!第一步:稳住心态,保留所有证据。合同原件、转账凭证、微信聊天记录(别删!)、对方身份证或营业执照复印件(有),甚至电话录音都要保存好。
第二步:找警察叔叔报案。带着材料去合同签订地或对方公司所在地的经侦大队,填报案材料时重点写清楚:对方怎么虚构事实(伪造工程资质)、你如何被骗钱、损失金额。警方认为构成刑事犯罪,7天内会发《立案通知书》。
第三步:同步准备Plan B。警方认为证据不足不立案,别灰心!可以要求出具《不予立案通知书》,去检察院申请立案监督,或者直接找律师起诉到法院。有个真实案例:杭州的王女士被合作方骗了50万货款,她不仅提交了合同,还把对方在抖音晒豪车豪宅的视频作为非法占有目的的证据,成功立案。
合同诈骗常见问题答疑
问题1:合同诈骗和普通民事欺诈有什么区别?
关键看两点:有没有非法占有目的+骗钱后是否逃避责任。对方收了钱但还在努力履行合同,只是民事纠纷;但收钱后直接玩失踪、伪造公章、用假身份签合同,基本就是刑事犯罪了。
问题2:报警后警察不立案怎么办?
先让警方出具书面《不予立案决定书》,你有三条路:
1. 7天内向原公安机关申请复议
2. 向同级检察院申请立案监督
3. 找律师直接刑事自诉(需提供明确犯罪证据)
问题3:起诉合同诈骗需要准备哪些核心证据?
记住这个证据四件套:
- 书面合同或电子协议(证明法律关系存在)
- 资金交付凭证(银行流水、收条、微信转账记录)
- 对方实施欺骗的证据(伪造的证件、虚假承诺的聊天记录)
- 财产损失证明(货物被低价转卖的证据)
问题4:能否要求退钱和让对方坐牢?
当然可以!刑事报案时记得提出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或者在判决后单独提起民事诉讼。有个冷知识:即便骗子被判刑了,法院也会继续追缴赃款退还受害人,比单纯打民事官司更高效。
律师教你3个防坑指南
Tip1:签合同前先做背调
用天眼查/企查查搜对方公司,重点看:
- 有没有大量司法纠纷
- 注册资本是否实缴(认缴5000万但实缴0元要警惕)
- 法人是否频繁变更
Tip2:付款方式留后手
尽量选分期付款,首付款不超过30%。对公转账时备注合同保证金/预付款,千万别写借款!对方要求现金交易,记得让他写收据并按手印。
Tip3:发现被骗要快准狠
黄金维权期是发现被骗后3个月内,赶紧做两件事:
1. 去法院申请财产保全(防止对方转移资产)
2. 通过律师函施加压力(很多骗子收到函件会主动和解)
写在
合同诈骗维权就像打游击战,既要比骗子懂法律,又要比警察懂证据。记住,法律永远保护积极行动的人!你现在手里有被骗的证据却不知道下一步怎么走,最好的建议是:花200块找律师做次咨询,挽回10倍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