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介恶意网签后果

从法律角度看,中介恶意网签属于典型的违法行为,涉及民事侵权、合同欺诈甚至刑事责任。《民法典》第154条,恶意串通损害他人合法权益的合同无效;《房地产经纪管理办法》第25条也明确规定中介不得隐瞒或虚构交易信息。若中介未经房主或租客同意,擅自通过网签系统锁定房源、伪造交易流程,轻则需赔偿损失,重则触犯《刑法》中的合同诈骗罪(第224条)或伪造证件罪(第280条)。

中介恶意网签后果

中介恶意网签的五大后果

1. 房源被冻结,买卖双方受牵连
恶意网签最直接的后果是导致房源在交易系统中被锁定。房主想卖房却发现房子已被中介私下网签,必须先撤销流程才能继续交易,耗时耗力。曾有案例显示,某中介为赚取高额佣金,伪造业主委托书完成网签,导致业主错过最佳卖房时机,损失超20万元。

2. 面临高额赔偿甚至官司
一旦被侵权方起诉,中介不仅要退还非法所得,还需支付赔偿金。租客因中介恶意网签无法办理居住证,可要求赔偿误工费、租房差价等。若涉及伪造公章或合同,还被追究刑事责任,曾有中介员工被判有期徒刑1年。

3. 个人征信留下污点
对于租客或买家而言,若名下被中介违规绑定网签记录,影响后续贷款、购房资格。上海的王女士就因中介用其身份信息网签了多套假合同,导致她申请房贷时被银行列入风险名单。

真实案例:恶意网签如何毁掉一套房

杭州某二手房交易中,中介为阻止房主与其他公司合作,私自用员工账号完成网签。房主发现后起诉,法院判决中介赔偿违约金8万元,并强制撤销网签。但房价已下跌15%,房主实际损失超50万。更讽刺的是,涉事中介公司因多次违规被吊销执照,最终双输。

遇到恶意网签怎么办?记住3步自救法

第一步:立即取证
保存聊天记录、合同截图、网签编号,拨打当地住建委电话查询网签详情。北京可登录不动产登记领域网上办事服务平台核验。

第二步:多渠道投诉
向住建部门(举报违规网签)、市场监督管理局(投诉欺诈)、公安机关(涉及伪造文件可报警)三管齐下。某郑州租客通过市长热线投诉,3个工作日内就解决了被中介恶意网签的问题。

第三步:起诉索赔
准备好经济损失证据(如房租差价、误工证明等),委托律师起诉。!民法典第157条规定,合同被确认无效后,过错方应赔偿损失。苏州一案例中,法院判决中介赔偿租客3倍月租金作为惩罚性赔偿。

常见问题解答

问题1:如何发现自己的房子被恶意网签?
答:登录当地住建委官网或不动产登记中心网站,输入产权人姓名、身份证号即可查询。部分城市(如深圳)还会短信通知产权人。

问题2:撤销恶意网签需要多久?
答:若证据充分,住建部门5-10个工作日处理完毕。但涉及诉讼时,需3-6个月。建议同步进行行政投诉与法律诉讼。

问题3:中介离职了还能追责吗?
答:可以!《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42条,员工职务行为造成的损害,由中介公司承担赔偿责任。即使员工离职,公司仍需负责。

阅读此文章的还浏览了

起诉
7日内审查
符合立案条件,7日内缴纳诉讼费
法院受理并立案
提前三天通知当事人,公开审理的提前三天进行公告
开庭审理
(简易程序三个月内审结),普通程序6个月内审结
宣布开庭 > 法庭调查 > 举证质证 > 法庭辩论 > 法庭调解
调解协议
达成调解协议,双方签收后生效
未达成调解协议
合议庭裁决或裁判
不同意
判决15日内,裁定10内提起上诉
启动二审程序
同意
当事人履行协议或申请执行
结案
公诉
7日内审查
一审庭审
正常审理(2-3个月)
一审宣判
提前3天通知当事人,公开审理的提前3天进行公告
有罪/无罪/不负刑事责任
不服判决,上诉(被告10日内)
向原审或上级法院提起上诉书
二审法院决定审理
全面审理,上诉不加刑
被害人及法定代理人提出(原告10日内)
一审法院回级监察员复查决定
确有错误,抗诉
向原法院提交抗诉书
不抗诉
法院立案
5日内
起诉状副本送达被告
15日内
举证答辩
被诉主提出答辩状,提供证据和行为依据
开庭审理
调解协议法院作出判决、裁定
上诉
收到上诉状之日起10日内提交书面答辩状
启动二审程序
不上诉
判决、裁定生效
结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