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房合同双方签字了有法律效力吗

购房合同双方签字了有法律效力吗

很多购房者签完合同后心里直打鼓:这白纸黑字签了名到底算不算数?《民法典》第490条规定,当事人采用书面形式订立合同的,自双方签字、盖章或按指印时合同成立。也就是说,只要双方自愿签字且合同内容合法,这份购房合同就具有法律效力!不过要合同成立≠合同生效,像限购政策、贷款审批这些条件影响实际履行哦~

一、签了字的购房合同怎么才算真正生效?

去年我有个朋友买房就踩了坑,签完合同才发现自己没购房资格。这种情况合同虽然成立了,但实际根本无法履行。要让购房合同真正生效,必须满足三个"硬指标":

1. 买卖双方都得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未成年人签的合同要家长追认)

2. 合同内容不能违法(约定"阴阳合同"逃税就是作死)

3. 双方意思表示真实(被拿刀逼着签字肯定不算数)

特别提醒:新房合同必须网签备案,二手房要尽快过户登记。去年就有案例,买家签了合同没及时过户,结果卖家把房子抵押给银行,闹上法院打了两年官司。

二>签字前必须检查的5个救命条款

签字一时爽,违约火葬场!这几个关键条款不看清,分分钟掉坑里:

1. 房屋信息要精确到门牌号,别信"大约xx平方"这种模糊表述

2. 付款方式得写明分期节点,最好约定资金监管账户

3. 过户时间要,别写"贷款下来后办理"这种空话

4. 违约责任必须量化,违约金建议约定总房款20%

5. 补充协议要逐条核对,开发商的口头承诺都是浮云

上个月刚处理个案子,买家因为没补充条款里的"赠送车位需另签协议",结果收房时车位要加价10万,肠子都悔青了。

三、这3种情况签字了也白签!

1. 借名买房风险大:朋友间签的代持协议,法院认定无效

2. 小产权房买卖合同:法院明确这类合同原则上无效

3. 经济适用房未满五年:签了合同也过不了户,还要等上市期

有个经典案例,北京法院判决的借名买房案,实际出资人因为不符合购房资格,法院直接判合同无效,房子归登记人所有。

四、常见问题答疑

Q1:电子签名有法律效力吗?

只要是通过正规电子签约平台,采用可靠电子签名,和手写签名同样有效!但要保存签约过程录像等证据。

Q2:签完合同对方反悔怎么办?

可以要求继续履行合同,主张每天万分之五的违约金。房价涨了,还能索赔差价损失,去年上海就有判赔300万差价的实际案例。

Q3:夫妻一方签字有效吗?

是婚后房产,原则上需要夫妻共同签字!单独签字被认定为无权处分,不过买家符合善意取得条件的除外。

Q4:开发商盖章了但没签字有效吗?

法律上盖章即有效!但要核对公章真实性,曾有案例开发商用假公章,被认定合同无效。

Q5:签字后发现合同有错别字怎么办?

立即签署补充协议更正!去年有个案例因为把"6号楼"写成"9号楼",双方对簿公堂,法院按实际意思表示裁判。

阅读此文章的还浏览了

起诉
7日内审查
符合立案条件,7日内缴纳诉讼费
法院受理并立案
提前三天通知当事人,公开审理的提前三天进行公告
开庭审理
(简易程序三个月内审结),普通程序6个月内审结
宣布开庭 > 法庭调查 > 举证质证 > 法庭辩论 > 法庭调解
调解协议
达成调解协议,双方签收后生效
未达成调解协议
合议庭裁决或裁判
不同意
判决15日内,裁定10内提起上诉
启动二审程序
同意
当事人履行协议或申请执行
结案
公诉
7日内审查
一审庭审
正常审理(2-3个月)
一审宣判
提前3天通知当事人,公开审理的提前3天进行公告
有罪/无罪/不负刑事责任
不服判决,上诉(被告10日内)
向原审或上级法院提起上诉书
二审法院决定审理
全面审理,上诉不加刑
被害人及法定代理人提出(原告10日内)
一审法院回级监察员复查决定
确有错误,抗诉
向原法院提交抗诉书
不抗诉
法院立案
5日内
起诉状副本送达被告
15日内
举证答辩
被诉主提出答辩状,提供证据和行为依据
开庭审理
调解协议法院作出判决、裁定
上诉
收到上诉状之日起10日内提交书面答辩状
启动二审程序
不上诉
判决、裁定生效
结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