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过公证后的房产有效吗

站在法律专业角度,做过公证的房产文件确实具有更强的法律效力,但要的是:公证不等于房产当然有效!《公证法》第三十六条和《民法典》相关规定,公证主要起到对法律行为、文书真实性的证明作用。公证处就像个"法律摄像头",把你们签协议的过程和内容真实记录下来,但不会替你们判断这个房产交易本身是否合法有效。

做过公证后的房产有效吗

为什么说公证不是万能的?

去年我有个朋友老张,花200万买了套"公证过"的安置房,结果发现房子根本没下房产证。公证处确实证明了买卖双方自愿签合同的事实,但法院还是判合同无效,因为安置房本身就有交易限制。这个案例说明:公证能保证你签合同的程序没问题,但管不了房子本身能不能交易。

现在很多中介宣传"公证买房最安全",这话只说对一半。真正要让房产交易有效,必须满足三个条件:房子能合法交易、卖方有处分权、合同内容不违法。公证只能给第二个条件加保障,确认卖方身份真实,但管不了第一个和第三个条件。

公证房产的正确打开方式

上个月帮客户处理过一起离婚房产公证,两口子协议把房子给孩子,结果离婚后男方反悔。好在当时做了公证,法院直接采信了公证文书的证据效力,省去了很多举证麻烦。这里有个知识点:涉及人身关系的协议(离婚财产分割),公证过的文书可以直接作为证据使用,不需要再找其他证据佐证。

建议大家在这些情况一定要办公证:代持房产协议、遗嘱继承、赠与合同、离婚财产分割。特别是现在很多父母给子女买房的情况,做公证能避免日后扯皮。不过要记住,做完公证后该过户的还是要及时过户,别觉得公证了就万事大吉。

常见问题答疑

问题1:公证过的房产买卖合同,对方反悔能强制过户吗?

答:不一定!公证只能证明签约事实,房子本身有问题(查封房、小产权房),法院照样不会判过户。但公证过的合同在诉讼时会成为有利证据,能大大缩短审理时间。

问题2:公证能防止一房多卖吗?

答:不能完全防止!虽然公证可以证明交易时间,但房子没过户前,卖方还是产权人。最靠谱的做法是公证后立即做网签备案,有条件的赶紧办过户。

问题3:公证过的遗嘱,继承时还要其他手续吗?

答:必须的!就算做了遗嘱公证,继承人还是要走继承公证程序。现在有新政,价值100万以下的房产继承可以直接去不动产登记中心办理,超过的还是要办公证。

阅读此文章的还浏览了

起诉
7日内审查
符合立案条件,7日内缴纳诉讼费
法院受理并立案
提前三天通知当事人,公开审理的提前三天进行公告
开庭审理
(简易程序三个月内审结),普通程序6个月内审结
宣布开庭 > 法庭调查 > 举证质证 > 法庭辩论 > 法庭调解
调解协议
达成调解协议,双方签收后生效
未达成调解协议
合议庭裁决或裁判
不同意
判决15日内,裁定10内提起上诉
启动二审程序
同意
当事人履行协议或申请执行
结案
公诉
7日内审查
一审庭审
正常审理(2-3个月)
一审宣判
提前3天通知当事人,公开审理的提前3天进行公告
有罪/无罪/不负刑事责任
不服判决,上诉(被告10日内)
向原审或上级法院提起上诉书
二审法院决定审理
全面审理,上诉不加刑
被害人及法定代理人提出(原告10日内)
一审法院回级监察员复查决定
确有错误,抗诉
向原法院提交抗诉书
不抗诉
法院立案
5日内
起诉状副本送达被告
15日内
举证答辩
被诉主提出答辩状,提供证据和行为依据
开庭审理
调解协议法院作出判决、裁定
上诉
收到上诉状之日起10日内提交书面答辩状
启动二审程序
不上诉
判决、裁定生效
结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