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不成立可以推定为无效么

合同不成立可以推定为无效么

最近接到不少咨询问:合同没签成是不是就算无效了?这个问题看似简单,但其实是法律人常遇到的误区。直接上结论:合同不成立≠合同无效!民法典说得明明白白,合同成立看有没有,合同效力看能不能,两者就像煮饭的生米和馊饭的区别。

一、合同不成立和无效到底啥关系?

去年处理过一个真实案例:老王收了20万定金答应卖房,结果买家发现房子早被抵押了。这种情况属于典型的合同不成立还是无效?其实都不是!这属于合同成立但存在欺诈可撤销的情形。

按照民法典143条和502条,合同成立需要满足三个动作:
1. 要约(我要卖)
2. 承诺(我要买)
3. 内容确定(标的、数量明确)

而合同无效的五种情形是:
• 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贩毒合同)
• 违背公序良俗(代孕协议)
• 恶意串通损害他人利益
• 虚假意思表示
•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签合同

举个栗子🌰:张三和李四微信约定合伙开餐馆,但没写投资比例和分红方式。这种缺胳膊少腿的合同属于不成立。但两人签了走私文物的合同,那就是典型的无效合同。

二、5种常见合同不成立的情形

1. 空头支票型:公司老板口头答应给员工股权,结果离职时啥都没有
2. 缺斤短两型:租房合同没写租金金额
3. 永远谈不拢型:买卖双方对交货地点扯皮三个月
4. 单相思型:单方发出的要约未被接受
5. 格式条款坑爹型:保险合同关键条款用4号字体藏在附录里

去年有个网红解约案特别典型:MCN机构用电子合同只约定了违约金比例,没写计算基数。法院直接认定合同不成立,网红成功全身而退。

三、合同不成立怎么收场?

处理原则就8个字:恢复原状,过错赔偿。但要:
• 已交付的货物要返还
• 造成的损失按过错比例承担
• 缔约过失责任不超过履行利益
• 微信聊天记录也能当证据

前阵子帮客户处理过一起设备采购纠纷:双方签了意向书但没约定验收标准,结果供应的机器不达标。法院判返还预付款,供应商赔偿30%的安装费损失。

四、你必须知道的3个灵魂拷问

Q1:合同不成立和无效哪个更严重?

答:无效合同杀伤力更大!合同无效面临行政处罚甚至刑事责任(洗钱合同),而不成立主要是民事纠纷。但要有些情况会双重否定,赌债借条既不成立也绝对无效。

Q2:微信聊天算不算成立合同?

答:关键看有没有明确约定主要条款。去年有个案子,双方在微信里确认了房屋价格、面积、付款方式,虽然没签正式合同,法院依然认定买卖合同成立。

Q3:签字盖章前反悔要赔钱吗?

答:分三种情况:
1. 纯口头约定:一般不赔偿
2. 签了意向书:要赔诚意金
3. 已经实际履行:按不当得利返还

建议大家在谈判时写明本协议签订前任何一方均可无条件退出,避免被钓鱼。

阅读此文章的还浏览了

起诉
7日内审查
符合立案条件,7日内缴纳诉讼费
法院受理并立案
提前三天通知当事人,公开审理的提前三天进行公告
开庭审理
(简易程序三个月内审结),普通程序6个月内审结
宣布开庭 > 法庭调查 > 举证质证 > 法庭辩论 > 法庭调解
调解协议
达成调解协议,双方签收后生效
未达成调解协议
合议庭裁决或裁判
不同意
判决15日内,裁定10内提起上诉
启动二审程序
同意
当事人履行协议或申请执行
结案
公诉
7日内审查
一审庭审
正常审理(2-3个月)
一审宣判
提前3天通知当事人,公开审理的提前3天进行公告
有罪/无罪/不负刑事责任
不服判决,上诉(被告10日内)
向原审或上级法院提起上诉书
二审法院决定审理
全面审理,上诉不加刑
被害人及法定代理人提出(原告10日内)
一审法院回级监察员复查决定
确有错误,抗诉
向原法院提交抗诉书
不抗诉
法院立案
5日内
起诉状副本送达被告
15日内
举证答辩
被诉主提出答辩状,提供证据和行为依据
开庭审理
调解协议法院作出判决、裁定
上诉
收到上诉状之日起10日内提交书面答辩状
启动二审程序
不上诉
判决、裁定生效
结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