捞人不成不退钱报警

捞人不成不退钱报警

最近后台收到不少粉丝提问:找人捞关系花了20万没办成事,对方不肯退钱能不能报警?作为从业10+年的刑事律师,先给大伙儿吃颗定心丸:这种情况完全可以报警!《刑法》第266条,虚构办事能力骗取财物涉嫌诈骗罪;就算没虚构事实,《治安管理处罚法》第49条,故意侵占他人财物也违法。不过要看中间人是否具备真实办事能力,以及双方约定细节。

一、为什么说捞人这事儿本身就不靠谱?

上周刚处理个案子,张三儿子涉嫌帮信罪被刑拘。这老父亲病急乱投医,托人找到个自称省厅有关系的掮客。结果50万转过去,等来的不是取保候审书,而是检察院批捕通知书。更绝的是中间人玩消失,发现就是个开麻将馆的...

这种故事在刑辩圈天天上演。司法系统早不是三十年前的人情社会,现在每个案件都要入系统、留痕、终身追责。别说普通掮客,就算真找着关系,也没人敢拿乌纱帽冒险。最近最高检刚通报的数据,司法人员职务犯罪同比下降37%,这信号还不够明显?

二、报警的正确打开方式

遇到这种糟心事,记住三步走:

1. 固定转账记录:微信支付宝交易明细赶紧截图,银行转账记得要回单。要是现金交易,想办法补录音或文字记录。

2. 收集聊天证据:把保证放人认识领导这些关键对话导出来,安卓用户用电脑备份,苹果记得开iCloud同步。

3. 选对报案地点:建议直接到转账地或居住地派出所,别傻乎乎跑中间人老家。去年有个当事人跨省报案,结果被推诿了三个月。

三、骗子们的新套路大起底

现在这些掮客的演技,奥斯卡都欠他们小金人:

• 伪造文书型:给你看PS的取保决定书,说要打点看守所领导

• 角色扮演型:拉个微信群,里面全是王处长李主任的小号

• 分期诈骗型:先收5万活动经费,隔天又说要10万保证金

最离谱的是有团伙伪造了整套政法系统通讯录,连保洁阿姨的联系方式都不放过...

四、预防被骗的三大绝招

1. 牢记黄金48小时:亲人被带走后,立即联系正规律所。刑事拘留24小时内必须通知家属,37天内必须报捕,这些关键期比找关系管用100倍。

2. 查验证件三件套:遇到自称律师的,上司法部官网查执业证;说是政法系统的,直接打单位总机转接。

3. 分期付款保平安:真要委托办事,切记分阶段付费。签订协议时付30%,案件移送检察院付50%,事成才结清尾款。

常见问题解答

Q1:报警后钱能要回来吗?

这得看骗子账户余额。去年北京朝阳警方破获的掮客诈骗案中,37名受害人追回60%损失。关键要快!发现被骗立即报警,赶在骗子转移资金前冻结账户。

Q2:对方威胁曝光行贿怎么办?

千万别怂!两高司法解释,因被勒索给予国家工作人员财物,没获取不正当利益的,不构成行贿罪。但记得保存威胁证据,录音、聊天截图。

Q3:中间人算共犯吗?

分两种情况:明知自己没办事能力还收钱,构成诈骗共犯;要是真去找关系但没办成,涉嫌介绍贿赂罪。某地中院判例显示,中间人最高被判过7年有期徒刑。

阅读此文章的还浏览了

起诉
7日内审查
符合立案条件,7日内缴纳诉讼费
法院受理并立案
提前三天通知当事人,公开审理的提前三天进行公告
开庭审理
(简易程序三个月内审结),普通程序6个月内审结
宣布开庭 > 法庭调查 > 举证质证 > 法庭辩论 > 法庭调解
调解协议
达成调解协议,双方签收后生效
未达成调解协议
合议庭裁决或裁判
不同意
判决15日内,裁定10内提起上诉
启动二审程序
同意
当事人履行协议或申请执行
结案
公诉
7日内审查
一审庭审
正常审理(2-3个月)
一审宣判
提前3天通知当事人,公开审理的提前3天进行公告
有罪/无罪/不负刑事责任
不服判决,上诉(被告10日内)
向原审或上级法院提起上诉书
二审法院决定审理
全面审理,上诉不加刑
被害人及法定代理人提出(原告10日内)
一审法院回级监察员复查决定
确有错误,抗诉
向原法院提交抗诉书
不抗诉
法院立案
5日内
起诉状副本送达被告
15日内
举证答辩
被诉主提出答辩状,提供证据和行为依据
开庭审理
调解协议法院作出判决、裁定
上诉
收到上诉状之日起10日内提交书面答辩状
启动二审程序
不上诉
判决、裁定生效
结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