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签订中存在的问题
《民法典》第四百七十条规定,合同内容应当包含当事人信息、标的物、数量质量、价款报酬、履行期限等核心要素。但在实务操作中,超过63%的合同纠纷源于签订环节的疏漏。法律视角下,常见的法律风险包括:合同主体不适格(如签约人无代理权)、意思表示不真实(受欺诈胁迫)、格式条款显失公平、权利义务约定不明等,这些问题都使合同面临无效或可撤销风险。
你签的是个假合同
上周刚处理了个案子,老王给装修公司付了10万预付款,结果合同里连施工标准都没写清楚。现在墙面开裂,对方指着合同说按行业标准,可哪来的行业标准?这种吃了哑巴亏的情况太常见了。合同可不是随便签个字就完事的,今天咱们就聊聊那些藏在合同里的坑。
五大合同陷阱你踩过几个?
问题一:合同写得像天书怎么办?
去年有个做服装批发的客户,签的供货协议里写着按市场行情定价。结果原材料涨价,供货商直接把价格翻倍,法院判决时参照的却是行业指导价。记住:数量、单价、质量标准这些关键信息,必须精确到能用计算器算出来。新款纯棉T恤,含棉量95%以上,单价23.8元/件才叫明确。
问题二:跟未成年人签合同有效吗?
00后网红接广告翻车的事儿听过吧?很多MCN机构栽在这个坑里。法律上16岁送外卖的小哥签劳动合同有效,但15岁主播签商业合约就无效。签约前记得让对方出示身份证,公司合同还要查营业执照原件,别信公章在总部的鬼话。
问题三:违约责任写得像开玩笑?
见过最离谱的违约条款写着违约方请对方吃火锅赔罪。正经合同里得写明赔偿计算方式,每逾期一日按合同总价0.1%支付违约金,记得约定律师费、诉讼费等由违约方承担,真打官司时能省好几万。
问题四:格式条款到底算不算数?
健身房办卡时密密麻麻的免责条款,只要没加粗提示,法院很认定无效。《民法典》496条,格式条款提供方必须尽到提示说明义务。下次遇到最终解释权归本公司的条款,直接让对方用荧光笔标出来并签字确认。
问题五:电子合同靠谱吗?
现在很多电子签约平台,但要三点:1.必须用可靠电子签名(符合《电子签名法》);2.签约过程要留痕;3.重要合同建议做时间戳认证。去年有个几十万的订单纠纷,就因为对方咬定手机被偷点的确认,靠签约时的IP地址记录才打赢官司。
三招教你变身合同高手
第一招:必备条款检查清单。准备个EXCEL表,把当事人信息、标的物描述、价款支付方式、履约期限、违约责任等20个关键点列成清单,签合同前逐项打钩。
第二招:善用...那么...句式。把乙方按时交货改成乙方应于8月15日前,将货物运送至甲方仓库(地址:XX市XX路XX号),逾期超过3日,甲方有权解除合同,这样操作空间就小多了。
第三招:给合同做反向审查。自己要违约,看看合同能不能找到漏洞。保密条款只写了保密义务,没写保密期限?知识产权归属模棱两可?用对手视角看合同,才能发现真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