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卖合同签了没付款生效吗

《民法典》第502条规定,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时生效。只要买卖双方在合同上签字盖章,且合同内容不违反法律规定,即便未实际付款,合同也具有法律效力。但要三点特殊情况:1.合同明确约定以付款为生效条件 2.标的物需要办理登记(如房产)3.存在重大误解或欺诈情形。绝大多数情况下,签了合同没付款不影响合同生效,但需要承担未付款的违约责任。

一纸合同背后的法律玄机

小王在手机店看中最新款手机,当场签了购机协议却忘记带钱包。店员坚持要扣留手机:合同都签了,不给钱别想拿走!这个场景每天都在全国上演。其实法律规定,签字即生效的合同,商家有权要求履行付款义务,但消费者不付款只能算违约,并不影响合同本身的效力。

现实中常见的情况是:房东和租客签了租赁合同,租客迟迟不交押金;企业签了采购协议,供应商却拖延发货。这些纠纷的核心都在于要分清合同效力合同履行两个概念。就像结婚证领了就是合法夫妻(效力产生),但不共同生活(履行不到位)也不会让结婚证失效。

未付款合同的正确打开方式

遇到签了合同未付款的情况,建议采取三步处理法:

买卖合同签了没付款生效吗

1. 查看合同条款:重点看生效条件和付款条款。某建材买卖合同就写明:本合同自乙方支付30%预付款后生效,这种约定具有优先效力。

2. 及时书面催告:通过微信、邮件等可留痕方式催促履行,5月10日签订的XX合同,请于3个工作日内支付首期货款。这既能固定证据,又避免激化矛盾。

3. 评估损失采取行动:若对方明确表示不履行,可发《解除合同通知书》;若还想继续合作,可以协商延期付款方案。某服装厂就曾通过同意延期1个月付款,换来大客户追加500万订单。

常见问题解答

Q1:签了购房合同没付首付,卖家能转卖他人吗?

可以但需承担违约责任。虽然合同已生效,但卖方转卖属于一房二卖,买方可以要求赔偿差价损失。杭州某案例中,法院判决违约房东赔偿买家房价上涨差额82万元。

Q2:合同没写付款时间怎么办?

《民法典》第510条,可以协议补充;不能达成补充协议的,按合同相关条款或交易习惯确定。买方应在收到货物/服务后合理时间内支付,建议补充签订书面补充协议明确期限。

Q3:微信签订的电子合同未付款有效吗?

同样有效。《电子签名法》,符合条件的电子合同与纸质合同具有同等效力。广州互联网法院就曾判决认定微信聊天记录构成的买卖合同有效,违约方需继续履行。

Q4:付了定金没签正式合同受保护吗?

受定金规则保护。《民法典》586条,收受定金方违约需双倍返还,支付方违约则无权要求返还。但定金合同同样需要书面形式,微信转账备注定金也能构成有效约定。

阅读此文章的还浏览了

起诉
7日内审查
符合立案条件,7日内缴纳诉讼费
法院受理并立案
提前三天通知当事人,公开审理的提前三天进行公告
开庭审理
(简易程序三个月内审结),普通程序6个月内审结
宣布开庭 > 法庭调查 > 举证质证 > 法庭辩论 > 法庭调解
调解协议
达成调解协议,双方签收后生效
未达成调解协议
合议庭裁决或裁判
不同意
判决15日内,裁定10内提起上诉
启动二审程序
同意
当事人履行协议或申请执行
结案
公诉
7日内审查
一审庭审
正常审理(2-3个月)
一审宣判
提前3天通知当事人,公开审理的提前3天进行公告
有罪/无罪/不负刑事责任
不服判决,上诉(被告10日内)
向原审或上级法院提起上诉书
二审法院决定审理
全面审理,上诉不加刑
被害人及法定代理人提出(原告10日内)
一审法院回级监察员复查决定
确有错误,抗诉
向原法院提交抗诉书
不抗诉
法院立案
5日内
起诉状副本送达被告
15日内
举证答辩
被诉主提出答辩状,提供证据和行为依据
开庭审理
调解协议法院作出判决、裁定
上诉
收到上诉状之日起10日内提交书面答辩状
启动二审程序
不上诉
判决、裁定生效
结案